她勇闖“無人區”,鋪就具有中國自主技術的世界一流高端通信芯片建設之路;
她潛心攻關,開出“綠色處方”為夯實算力底座鍛造科技競爭力;
她矢志創新,塑造觸控顯示技術登頂全球的行業發展新優勢……
日前,昆山高新區婦聯“三話三XIN·追高逐新”女性賦能計劃啟動,通過搭建昆山高新區女性“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平臺、展示出昆山高新區女性追高逐新巾幗力量,推動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就業創業“三大巾幗行動”在昆山高新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鏈”上綻芳華
巾幗聚“芯”光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近年來
昆山高新區婦聯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搭建平臺、鏈接資源、服務賦能
全力以赴深化科技創新巾幗行動
持續激發高質量發展“她力量”
放眼昆山高新區,新時代的“她們”,正以巾幗不讓須眉的豪情和努力,在科技創新的最前沿、在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在產業鏈締造的第一線,乘風破浪,挺膺擔當,為昆山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縣域示范的“高新樣板”貢獻智慧與力量。
看起來是透明玻璃,用起來卻是絢麗多彩的顯示屏。走進位于昆山高新區的蘇州清越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廳,從冰箱櫥窗到滑板車儀表,這些極具科幻感的產品,不僅是企業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史,也是高級結構工程師安樂平追光十余載的“軍功章”。
△ 安樂平
新型半導體顯示技術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高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時代大潮下,昆山高新區將創新驅動作為發展主導戰略,著力升級發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2019年,安樂平在研發出當時全球最薄的觸控顯示屏后,再次攀登新型顯示技術的“智高點”,主動請纓研發透明區彩OLED顯示屏。
安樂平
從不透明到透明顯示是一次巨大的技術飛躍,它最大的優勢就是借助透明屏幕,讓我們可以穿過屏幕,“抓住”屏幕里面的東西,從而帶來全新的人機交互體驗。
從理論設計到樣機,再到量產設備,三年來歷經成百上千次的技術實驗。2022年,透明區彩OLED顯示屏產品成功面世,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目前成熟應用于高端滑板車市場。這也助力實現產品在全球產業鏈中高端持續發“光”,引領我國新型顯示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科研人才代代集聚,創新勢能加速提升,昆山高新區深入實施的“科技創新巾幗行動”正成為女性科研人才的“強磁場”。昆山高新區婦聯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最大限度滿足女性人才發展載體建設需求,昆山高新區婦聯立足區位優勢,整合區內各部門力量和資源,積極發揮“引才、育才、留才”的橋梁紐帶作用,從巾幗科創思想引領、女性科技人才發展、舉辦“我為女性人才辦實事”實踐活動等方面,激發越來越多女性科技工作者和科創團隊的創新活力,催生源源不斷的產業發展新動能。
△ 安樂平(右一)
從近年來婦聯組織的活動中看,女性科創工作者的身影正越來越多。我的研發團隊中,女性技術人員占據半壁江山,巾幗科創力量越來越厚重。
不僅是企業科創帶頭人,身為昆山高新區婦聯兼職副主席的安樂平還身兼導師,推動企業全員創新,目前已為公司培養了技術人才超過150人。
十多年來“追光逐新”,安樂平收獲累累碩果,申請超過50項專利,同時積極投身公益,連續多年組織親子讀書會和關注留守兒童冬日暖陽活動,先后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勞動模范、昆山市文明和諧家庭、昆山高新區最美科創家庭等榮譽。
位于先進計算產業園的中科可控信息產業有限公司,中心機房里黑色機柜一字排開,AI大模型正以每秒千萬億次做浮點運算,而房間內卻靜悄悄,沒有風扇運行產生的震動聲。這得益于散熱工程師李蕭紋開出的“綠色處方”,液冷技術全面融入數據中心設計,進一步夯實算力“底座”。
△ 李蕭紋
目前我們常用的液冷技術是冷板式液冷,好比是給“發燒”的服務器敷上“降溫貼”,提高生產力的同時,還能破解能耗痛點,經濟價值和減碳效益可觀。
李蕭紋和團隊致力于散熱系統核心器件和系統架構的研究,她解釋,2022年中國數據中心碳排放量相當于5000萬輛燃油車的年總排放量,節能的環節主要在機柜散熱降溫方面。隨著百行百業的AI應用,傳統風冷模式逐步受限,加速液冷應用成為必然選擇。
功耗越大,液冷價值就越大,冷板式液冷相比風冷降低80%散熱功耗,僅單臺10KW服務器一年就可省近萬元電費。
既要算得快,還要省能源,從全新體系出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李蕭紋回憶液冷技術開發之初,不僅要為不同機器制定相應的散熱策略,還常常為了排除一個細微技術缺陷,和上下游團隊反復溝通。替換再替換,改進再改進,研發最緊張的時候,連夜里也要在辦公室盯著實驗數據。
智慧基因綻放芳華,往往根植于區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耦合之中。看似偶然,實則必然。近年來,昆山高新區婦聯動態關注先進計算產業園、生物醫藥產業園、啟迪科技園以及34家國家級產業園等載體,了解企業需求后,通過政校企雙選會、女性創業沙龍、女性專場招聘等活動,助推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融合發展,幫助像中科可控這樣的重點企業不斷聚集“高精尖”女性人才,為新項目研發開好局。
在李蕭紋看來,為人才和項目搭建“鵲橋”等一系列舉措,體現了昆山高新區婦聯的人才價值觀,畢業后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無縫對接,推進產學研結合更緊密,有助于企業探索開發更環保高效的節能技術。
目前,李蕭紋參與的多個研發項目和技術預研課題迎來突破,獲得5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發表1項發明專利,有效推進公司散熱系統關鍵項目落地,先后獲昆山緊缺人才和姑蘇緊缺人才稱號。
物流小車往來穿梭精準送料,工業機器人揮舞機械臂夾取裝配……昆山中科晶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有一座會“自我學習”的工廠——國內高端通信基帶芯片測試基地。
通信技術關系到工業革命的命脈,更關系到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我們自主研發的高端通信芯片,是面向機器人時代物端通信演進的核心技術,可嵌入到機器人、機床以及網關系統上,賦能各行各業工業生產。
中科晶上總經理馬英矯介紹,基地采用數字孿生、萬物互聯、智能決策等新技術,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支撐我國在這一國際競爭異常激烈的前沿領域躋身第一梯隊。
△ 馬英矯(左一)
高端處理器通信技術,一直是個“卡脖子”難題。提振“芯”動力,成為解題關鍵。自2020年扎根昆山以來,與中科晶上在自主創新道路上并肩同行的先進計算產業集群,給了他們“率先突圍”的勇氣。
“鏈式反應”,在“融”也在“聚”,昆山高新區婦聯深諳此道,通過組建產業創新集群女性人才聯盟——高新區“先進計算 生命健康”聯盟,創新構建“黨建+婦建+產業+集群”融合發展模式,不斷拓寬產業創新集群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朋友圈”,實現婦聯組織與產業鏈同步延伸。
身處產業創新的“熱帶雨林”,大家進行技術上的互補、產業上的相融,從而形成真正的集群效應。在集群效應輻射下,更有利于把企業的成果與昆山的產業進一步結合,打造先進計算產業高地。
憑借參與研制我國第一代大容量移動通信衛星全套地面站硬件裝置的深厚積淀,多年來,馬英矯帶領團隊潛心鉆研關鍵技術,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國科學院等多項研發,發布國內首款通信專用處理器,智能化通信產品和應用系統被多家國內頭部企業采用,為昆山構建工業智聯創新生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先進制造業體系提供堅實支撐。
在科技“播種”的沃土上
集中力量支持女性科技工作者“向新”
聚合資源推動女性科創團隊“育新”
昆山高新區婦聯
一條實干路徑一以貫之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的
“上升路徑”越發清晰
近年來
女性科技人員總量穩步上升
筑夢高新,芳華競展。在科技創新的主戰場上,不斷崛起的女性力量,以火熱實踐書寫了新時代“半邊天”的精彩華章。昆山高新區婦聯將進一步發揮引領聯系服務的職能,推進先進計算產業鏈婦聯的成立與發展,為全力打造全國一流的現代化產業創新園區再創巾幗佳績,再立巾幗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