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臨床藥理科中藥師王宏源,2024年4月9日,我和閔氏傷科韓建明醫生、泌尿外科沈斌進醫生作為昆山市中醫醫院第二批援青海醫療隊,踏上了為期半年的援醫幫扶之旅。
青海民和地處青海東部,與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僅一河之隔,是青海的東大門,與昆山相距2000余公里,戶籍人口40余萬,回族約占40%,土族約占12%,民和縣城海拔在1800米左右,在青海省享有“瓜果之鄉”的美譽。
我們此次的受援單位是位于青海省海東市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醫院,成立于1992年,是一所“二級甲等”中醫醫院。
青海民和,一個相距千里的地方,如今近在咫尺,能夠相遇,也是一種緣分。初到民和,干凈、整潔的新縣城令人眼前一亮,處處似畫景。
到達青海民和的當天,我們參加了民和縣中醫院舉行的歡迎會,會上相互做了介紹,肯定了前一階段的幫扶效果,進而提出了下一步的目標和要求,切實落實好中西部區域醫療優勢互補,對口幫扶要幫出實效,扶出成果,互惠共贏。
到達民和的第二天,恰逢回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開齋節,經過短暫的休整,我們很快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
開始工作的第一周,骨科收治了一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男性,42歲,是家里唯一的“頂梁柱”,可是家庭條件并不富裕。韓建明主任仔細查看患者影像學檢查資料后,結合患者經濟狀況,針對性地制定了壓墊和小夾板結合的保守治療方案。
經過韓主任短短數分鐘的牽拉及手法復位,糾正了患者的腕部畸形,局部血腫逐漸消散。
第二天復查X光片,治療效果滿意,韓主任耐心叮囑其出院后注意事項,囑咐定期門診復查,患者及家屬連連感謝。
昆山市中醫醫院閔氏傷科作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吳門醫派傷科界的重要流派,已形成其獨特的“理、法、方、藥”。
除了提供傳統特色治療的技術支持。韓建明醫生還進行手術帶教,指導了一例50歲女性患者鎖骨骨折合并踝部損傷的探查修復手術。
同樣是投入工作的第一周,外科門診來了一位因尿道狹窄20余年,排尿困難的中年男性患者,曾在外院行2次手術,效果均不理想,來院時患者排尿很細。泌尿外科沈斌進醫生接診后,詳細了解患者病情,遂決定行尿道擴張術,術后患者排尿明顯順暢,多年疾患得到了有效緩解。
除日常診療工作外,韓建明、沈斌進兩位醫生還多次深入鄉村社區,開展義診服務,送醫下鄉,方便群眾,減少群眾診療費用,使老百姓得實惠。
作為一名臨床中藥師,我在駐點醫院藥劑科后,先后在科室各部門實地了解情況和運行模式,借鑒我院一些成熟做法,向科主任和相關部門負責人提出了多項改進建議,包括:高警示藥品(高危藥品)標識的改進;完善醫院在用阿莫西林膠囊、阿莫西林顆粒的青霉素皮試;完善醫院冷藏藥品全程冷鏈管理;中成藥合理使用建議;中藥飲片品種驗收等。同時,結合醫院情況建議增加中藥茶飲方在門診、住院使用,拓寬傳統中醫藥應用途徑。對于醫院臨床藥學學科建設,提供了臨床藥學工作相關參考資料,做好傳、幫、帶,指導臨床藥師開展處方(醫囑)點評,帶教藥歷及藥學監護的書寫,做好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參與臨床查房、用藥宣教等工作。
“迢迢千里援青路,大愛無疆支醫情。我們在青海民和援醫幫扶工作的半年時間里,定不辱使命,與民和中醫院各位同仁緊密聯系,全心全意為青海地區的患者服務,結合幫扶要求和目標,在提升診療服務能力、學科建設水平等方面,切實幫出成效,扶出成果,延續協作機制,達到雙贏互利的目標,力爭圓滿完成此次青海援醫任務。”
來源:昆山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