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線羨魚
|
前言 昆山市中醫醫院將依托婁江區域中醫優質資源,著力打造“1228”工程,在江蘇省中醫臨床研究院昆山分院內設置1個研究所(婁江醫學研究所),研究所下設2個中醫非遺學術流派傳承研究工作室(鄭氏婦科流派傳承研究工作室、閔氏傷科流派傳承研究工作室);2個省名中醫傳承研究工作室(江蘇省名中醫徐進康傳承研究工作室、江蘇省名中醫戴安偉傳承研究工作室);8個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工作室。 欄目將依托“1228”工程,每周一期分享每個傳承工作室的中醫內涵精粹。以敢闖敢試的魄力,集聚創新創優的動能,“辨證施方”,奮力踐行高質量發展實施路徑。把準新時代中醫藥發展脈搏,開創中醫藥振興發展璀璨未來! ![]()
![]()
咳嗽病案 徐某,男,35歲。 初診 2019年11月 主訴 發熱咽痛咳嗽1周。 病史 患者既往體健,1周前受涼后出現咽痛,后開始惡寒發熱,熱峰最高39.0℃,咳嗽陣作,痰白質粘有泡沫,痰出不爽,查血常規正常,胸片示兩肺紋理增多,靜脈滴注抗生素三天和口服清熱解毒中藥,發熱咽痛好轉,但咳嗽不解已逾1周,服多種咳嗽藥不見好轉,咽癢咳嗽陣作,痰咯不爽,遂來老師門診就診。 刻下:后背怕冷,咽癢咳嗽,氣促痰滯,無汗,遇冷風刺激后咳嗽劇烈。 體格檢查 兩肺呼吸音清,未聞及明顯干濕啰音。舌淡紅,苔薄白,脈浮滑。 病機 風寒閉肺,肺氣失宣。 治法 宣肺散寒,化痰寧嗽。 診 斷 中醫診斷: 咳嗽(風寒襲肺) 西醫診斷: 感染后咳嗽 ![]()
給予方藥
麻黃 細辛 五味子 炙甘草 10g 3g 10g 5g 杏仁 干姜 紫苑 10g 9g 10g 桂枝 法半夏 百部 10g 10g 10g 7劑,每日一劑,水煎400ml,分早晚二次溫服。
二 診
一周后復診,患者怕冷好轉,咳嗽陣作,痰白質粘,時呈泡沫狀,胃納稍差,咽中似痰,舌質淡,苔薄白,邊齒痕,脈細滑。
麻黃 細辛 五味子 炙甘草 10g 3g 10g 5g 杏仁 干姜 紫苑 厚樸 10g 9g 10g 10g 陳皮 法半夏 百部 10g 10g 10g 7劑,每日一劑,水煎400ml,分早晚二次溫服。
三 診
一周后復診,患者咳嗽、咯痰較前明顯緩解,咽喉不適稍干,食納欠佳,舌質淡,苔薄白,邊齒痕,脈細滑。
麻黃 法半夏 百部 砂仁 炙甘草 10g 10g 10g 10g 5g 杏仁 五味子 厚樸 麩炒谷芽 10g 10g 10g 20g 干姜 紫苑 麥冬 麩炒麥芽 9g 10g 10g 20g 7劑,每日一劑,水煎400ml,分早晚二次溫服。
服上方后,咳平痰消,諸證顯減。
結案語 王老師認為,寒痰咳嗽多為干咳或咯少量白色泡沫痰,晨起或遇冷風時咳嗽加劇頻作,也可見夜半作咳,以后半夜為多,此為陰。咳常伴形寒背冷,有時僅見背寒,從其寒熱屬性來看,并非煎熬煉液而成,而是津液所化,或因風寒濕熱之感,或七情飲食所傷,以致氣逆液濁,留中滯隔,凝聚成痰,即通常所說的“寒痰”,為肺陽不舉,寒飲留肺而致。因而其治療原則不能仿照西醫抗感染或清熱化痰,應在辨證的基礎上以溫化痰飲為宗旨,此所謂“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本案例患者青年男性,急性起病,雖用抗炎西藥及清熱解毒中藥,發熱可解,咳嗽依舊,實因風寒久稽,非溫不散,肺氣閉郁,非宣不開,表邪未解,雖汗出則徒傷其津,故以疏散宣肺通陽之麻黃發散風寒,通陽發汗,取汗以開閉,使風寒得解;杏仁肅降肺氣,與麻黃相伍,一宣一降,調暢氣機。桂枝溫肺化飲、散寒平喘。細辛、干姜辛熱走肺、溫肺散飲,茯苓益脾滲濕以祛痰;五味子以酸收斂,與細辛配伍,一收一散,收不留邪,散不傷正,紫菀、百部潤肺止咳,甘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諸藥合用溫肺化痰,宣肺達邪,肺門開則邪可祛,肺氣宣則痰易出,咳嗽得止。故而,二診患者形寒怕冷顯減,仍咳嗽較甚,痰白質粘,時呈泡沫狀,予加重辛溫潤肺,化痰下氣之力,故而合止嗽散、半夏厚樸湯加減,厚樸、法半夏、陳皮等加重燥濕化痰之力。三診患者咽喉不適轉為稍干,為肺津受損之證,且辛燥更易耗傷肺津,故而加用麥冬,故而以潤燥結合,同時加用麩炒谷芽、麥芽消食開胃,砂仁和胃輔以助胃運化,中焦得運終咳平痰消而獲愈。 有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還會出現苔黃口干,這是陰咳轉為陽咳,疾病向愈表現,再臨證施治,咳嗽得愈。正所謂肺只“受得本然之正氣,受不得外來之客氣”(清.陳念祖《醫學三字經》)。此類患者多在感邪早期,經積極治療,外邪大部分已除,風邪獨戀,寒氣未除,部分患者正氣已傷,驅邪無力。故臨證時應辨清寒熱,謹慎用藥。老師常用經驗方咳嗽3號(組成:炙麻黃10g、 北細辛3 g、五味子10g、杏仁10g、炙紫苑10g、百部 10g、干姜9g、法半夏10g、黃芩10g、黛蛤散30g、炙全蝎5g)加減,咽癢甚加射干、僵蠶;干咳甚加川貝、訶子;夜間咳甚加白芍、甘草。此方由小青龍湯加減化裁而成,屢試屢驗。
![]() 王學東,主任中醫師,碩士生導師,昆山名醫、市級學科帶頭人,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工作室團隊有主任中醫師1名、副主任中醫師1名、主治中醫師4名。擅用中醫特色療法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支 氣管炎等疾病。 團隊獲江蘇省首屆青年中醫獎勵基金獎,省”333工程”培養對象等。獲江蘇省科技進步獎1項,蘇州市科技進步獎2項,昆山市科技進步獎5項。主持并參與多項科研課題,發表省級以上雜志發表論文50余篇,主編和參與出版了6本專著。 ![]()
來源:昆山市中醫醫院 |
共1條評分
,昆幣+1
熱點推薦 |
http://www.422252.com
訪問內容超出本站范圍,不能確定是否安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