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意義上的學習是反人性的,是痛苦的,只有正向反饋的學習,才會使人快樂,并能夠上癮。
人的快樂分兩種,都是激素作用的結果,一種叫多巴胺,一種叫內啡肽。
短期及時快樂,比如打游戲、刷短視頻等,屬于第一種分泌多巴胺帶來的,這種快樂來的快,去的快,屬于需要持續刺激才能維持,過后帶來的是空虛和焦慮。
第二種內啡肽,帶來的快樂,是成就感,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比如學習和長跑。對一般人來說,跑步是痛苦的,但對有的長期跑者不跑是痛苦的,實際上就是上癮了。
想要讓孩子學習上癮,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充實,有實實在在的收獲。也就是有正向的反饋,不要在乎做了什么,而是在乎今天完成了什么。這種正向反饋,來自于孩子自己和周圍的反饋。比如,孩子自學了數學,做了作業,卻全都錯了,你也可以夸獎一番:真厲害,雖然全都做錯了,居然是自己獨立全部完成了,也是巨大進步,獨立學習能力有極大提升。
要每天學習都有收獲,又需要遵循循序漸進,不要太簡單,也不能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