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牛郎織女曾降于太倉。太倉南郊黃姑村(今勝昔村4組)有黃姑塘、黃姑塘橋,舊時還建有織女廟、牛郎廟,至1958年才拆毀,原織女廟前的銀杏樹至今尚在。據宋龔明之《中吳記聞》、范成大《吳郡志》以及蘇州、太倉、昆山、嘉定等地方志記載:昆山縣東三十六里,地名黃姑,古老相傳,嘗為牽牛織女星降于此地,織女以金篦劃河,河水涌溢,牽牛因不得渡。鄉人異之,為立祠。祠中列牛郎織女二像。宋建炎兵火時,士大夫多避地東岡,有范姓者經從祠下,題詩于壁間云:商飆初至月埋輪,烏鵲橋邊綽約身,聞道佳期唯一夕,因何朝暮對斯人?鄉人遂去牽牛像,今獨織女存焉。禱祈之間,靈跡甚著,每至七夕,人皆合錢為青苗會。自此以后,相沿成習至今,成為一個具有豐富民族民俗文化內涵的時節。
-----------------------------
你們幾個外來人員總不能說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假的吧。
[ 此帖被wushu在2024-07-26 16:36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