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制內”養老情況
這張圖講的是2022年全國機關事業單位(通俗講叫體制內)養老金的收入和支出情況:
2022年“體制內”約3800萬人繳養老金,同時領養老金的有2113.1萬人。
對于“體制內”的人來說,差不多是兩個上班的養一個退休的。
按2022年數據,“體制內”平均每人每年領取金額7.32萬元,換算到月就是平均領取退休金6100元/月。
全國平均6100元/月這個錢可不少,北京上海啥的平均估計能上8000-9000元/月,怪不得大家都羨慕體制內的退休金高。
另外,2022年“體制內”基金收入小于基金支出。
也就是說,對于“體制內”的人來說,目前繳納養老金的錢已經不夠覆蓋當年要支出給退休人員的了。
但好在目前總體結余還有3966億元,但如果“體制內”持續繳納的錢再減少,那結余的錢還有多久可以撐得住呢...?
如果撐不住的話,是不是要用“體制外”繳納養老金的錢來覆蓋支出給“體制內”退休人員呢?
二、“體制外”養老情況
這張圖講的是2022年全國企業職工(含國企)(通俗講叫體制外)養老金的收入和支出情況:
2022年“體制外”有32871萬人繳養老金,同時領錢的有11530萬人。
對于“體制外”的人來說,差不多三個上班的養一個退休的。
按照2022年的數據,“體制外”退休人員平均每人每年領取金額3.78萬元。
換算過來就是“體制外”每人平均領取退休金3150元/月。和“體制內”每月6100元/月相比相差2950元每月,退休金每個月直接少了一倍,這個差距可不小。
另外,2022年“體制外”基金收入大于基金支出。
也就是說,對于“體制外”的人來說,目前繳納養老金的錢還可以覆蓋當年要支出給退休人員。
而且總體“體制外”養老金還有52923億元結余,遠高于“體制內”結余的3966億元。
三、“體制內外”養老金待遇對比和變動趨勢
從2013年-2017年,“體制內外”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差距不斷擴大。
但到了2018年,兩者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差距并沒有繼續擴大,甚至在2020年的時候,還大幅收斂了這種差距。
這可能是因為從2014年開始,國家提出“養老金并軌”的概念:
即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和企業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看完數據后,可以預測:
如果“體制內”持續繳納的錢再減少,未來是不是要用“體制外”繳納養老金的錢來覆蓋支出給“體制內”退休人員呢?這對于“體制外”的人算不算是一種利益損傷?
2014年提出并軌之后,有個十年的過渡期,等到2024年開始正式執行。
也就是說,雖然現在體制內的人的養老金比體制外高了一倍,但未來這種差距會不斷縮小。
經濟增速放緩,年輕人不只是“當下求穩”,也想“養老求穩”。覺得考公一次考試過關,上岸之后能管一輩子。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體制內收入和退休待遇也是這一二十年開始有優勢的,再過一二十年是否還能如此,也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