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iPhone16系列產品正式發布僅一月有余,大批勞動力涌向鄭州富士康。
8月8日,據河南媒體大河報援引時代財經報道,多名內部員工和招聘人員向記者表示,富士康的鄭州工廠已加大馬力,進入生產的沖刺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前幾年高調宣布加大印度生產之后,近期,蘋果的供應商策略再次傳出轉向。參考消息援引媒體報道顯示,蘋果轉向印度生產并不順利,決定將部分產能轉回中國。
該報道稱,去年印度廠組裝iPhone 15不順遭到退貨,還被迫大幅降價。印度廠需要依賴從中國進口大量零部件,品質與效率都受到影響;印度廠iPhone代工的良率(僅五成左右)和衛生管理(大腸桿菌超標)仍存在問題。這兩方面的問題導致產品在輸往歐洲與中國兩個市場時都造成困擾,影響了市場銷售量。
蘋果將回流中國是不得不做的決定。張孝榮對記者表示,中國供應鏈具有多方面優勢,包括供應鏈體系成熟、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等。此外,中國的制造業規模龐大,能夠實現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而且中國在制造業領域現在也擁有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
一名知名智能手機博主近期也在社交平臺上指出,即將推出的iPhone 16系列依舊主要在國內組裝,其中部分高階的旗艦機型還從富士康轉到比亞迪,這也證明國內在智能手機的代工水準方面仍居于領先地位,要立即轉到印度等其他國家并沒有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