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下午,在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大樓,成功完成先天性心臟病手術的伊力努爾·圖吉吉(化名)已經可以下床行走,和母親坐在窗戶邊有說有笑。
從祖國邊陲,到江南水鄉;從帕米爾高原,到陽澄湖之畔,跨越的是5000多公里的空間距離,見證的是蘇州援疆的深情厚誼,書寫的是新時代民族團結一家親的動人故事。
前不久,在蘇州市對口支援克州(阿圖什)捐贈、簽約儀式上,“昆阿心連心”項目正式啟動,昆山將為阿圖什市先天性心臟病和心臟瓣膜病患者進行免費篩查、手術和康復治療。作為“昆阿心連心”項目的首名受益者,24歲的伊力努爾·圖吉吉和母親在昆山援疆醫療隊的護送下來到昆山,開啟新的生命征程,并首次走進江南,感受不一樣的水鄉風情和當地人民的友好熱情。
20多年誤當“偏頭痛”,“心連心”項目應時而生
天山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西緣。伊力努爾·圖吉吉生長在阿圖什市一個七口之家,父親是一位奔波于建筑工地之間的挖掘機駕駛員,母親是一位家庭主婦,4個兄妹中最大的哥哥已經結婚,最小的弟弟還在上小學,一家人生活較為拮據。
受當地風俗和文化影響,懷孕婦女對于產檢不是特別重視。也因此,20多年來,常常頭疼、嘔吐,甚至還不時暈倒的伊力努爾·圖吉吉一直以為自己是“偏頭痛”。而由于當地醫療檢查條件有限,在幾次就醫后,也沒有被發現先天性心臟病。
今年初,克州人民醫院一位專家到阿圖什市人民醫院考察交流,一次偶然的機會,在阿圖什市人民醫院總務處工作的伊力努爾·圖吉吉無意中說起了自己多年來頭疼、嘔吐頻發的情況。該專家在指導其進行頭顱CT和頭顱核磁共振檢查后,均未發現異常,后又推薦她到克州人民醫院進行心臟發泡試驗,至此發現了其身上隱藏了24年的先天性心臟病。
這立即引起了昆山第五批援疆醫療隊隊長,阿圖什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周偉偉的關注。“我們去年4月來到阿圖什,在逐步了解當地醫療開展情況后,得知當地對于先天性心臟病篩查、救治工作有迫切需求。”來自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周偉偉有著20年心內科診療經驗,他清楚地知道,一個先心病患者,不僅在工作和生活上面臨諸多困擾,甚至可能存在生命危險,并且還可能讓一個家庭陷入因病返貧的困境。
前期,在蘇州援疆工作組的大力支持下,昆山援疆醫療隊組織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外科及超聲專家前往阿圖什市,為當地百姓免費進行初步篩查,并將患者病情資料帶回昆山,組織專家團隊進行進一步的研判。同時,與昆山市慈善總會合作,推出“昆阿心連心”公益項目,通過一次次跨越地域的精準醫學救助,推動一個個家庭的“心”生。
手術只用半小時,不需要掏一分錢
根據摸排和評估情況,首批符合手術指征并接受免費救治的先心病患者將陸續來到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手術治療。其中,癥狀已經趨于嚴重的伊力努爾·圖吉吉是第一位“探路者”。
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后程。對于這名年輕的新疆“同事”,周偉偉格外關懷,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對伊力努爾·圖吉吉的每份檢查報告都仔細查看一遍,同時參與對接每個流程和環節,并將她們母女倆一直送到昆山,安排好各種住院手續后才又匆匆返回。
“我們快速行動,提前做好各種術前保障。考慮到不同的文化差異影響和她們對外交流的不便,我們還專門協調出一個單間,為其提供一個良好的治療環境。”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務處處長程峰說。
8月13日,在醫護人員的鼓勵和母親的陪伴下,伊力努爾·圖吉吉被推進手術室,進行卵圓孔未閉的封堵術 。“手術很成功,前后大約只用了半小時。”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于宗良說,前期,醫院專門成立一個手術小組,并由心血管內科和超聲科、導管室一起,研究制定周密的手術方案,通過穿刺部位小、痛苦小,而且用時短、恢復快的介入手術,圓滿取得預期效果,預計兩天內就可以出院。
早在2022年,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在昆山市慈善總會設立廣仁慈善基金,充分發揮基金在重大疾病救助、兒童關愛、弱勢群體醫療幫扶等公益慈善事業方向的重要推動作用。今天,前來探望的昆山市慈善總會工作人員和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代表一起向伊力努爾·圖吉吉捐贈廣仁慈善基金。依托“昆阿心連心”、廣仁慈善基金兩個公益項目的雙重慈善效應,和昆山援疆工作組的支持,她們將不需要掏一分錢。
站在一旁的母親阿依夏木古力·熱拉依(化名)雖然聽不懂漢語,但臉上洋溢著幸福與感動,拿著手機記錄著這一刻。談起此時的感受,阿依夏木古力·熱拉依抹著眼角的淚水,一個勁地說“謝謝”,蹺起大拇指說:“亞克西!”
“和想象中一樣美”,療愈之旅也是江南探美之旅
明亮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只要在病床上一側頭,這位在北疆長大的女孩便可看到窗外的高樓和層次多樣的綠化景觀。對伊力努爾·圖吉吉來說,這既是一趟疾病療愈之旅,也是一次難得的江南探美之旅。
“以前就聽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雖然我在連云港上過學,但還是第一次來蘇州。一路上看到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城市很繁華,而且綠化很漂亮,路面很干凈,和自己想象中的一樣美。”伊力努爾·圖吉吉伸出手說,“這里天氣濕潤,我感覺皮膚都變好了。”
剛到昆山時,伊力努爾·圖吉吉和母親在附近的一家蘭州拉面飯店吃飯時,熱情的老板也是新疆人,向她推薦蘇州山塘街,告訴她“那邊特別好,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這也在她心里“種了草”,開始考慮出院后的蘇州出游計劃。
“這邊的人都很熱情,不等我們開口,醫生和護士就會主動來問我身體情況、有什么需要。”伊力努爾·圖吉吉說,當知道她是新疆維吾爾族人后,一些人還高興地向她們打探新疆當地人的生活,并細心介紹這邊好吃的、好玩的,給予她們各種出行的建議。
對于這邊的飲食,伊力努爾·圖吉吉也很適應。“品種很豐富,也很合胃口。尤其是他們給我從食堂送來的蝦特別好吃,在我們那邊,這很難吃到,而且價格比較貴。”伊力努爾·圖吉吉說。
醫者無疆,不以萬里為遠。多年來,昆山援疆醫療隊在對口支援阿圖什市人民醫院之余,聚焦群眾健康,持續推進實施“昆山援疆醫療專家健康萬家行”,足跡踏遍阿圖什的大漠戈壁,在一聲聲“亞克西”、一張張笑臉、一面面錦旗中送去“最后一米”的健康關愛,架起昆阿情誼的橋梁,守護當地各族群眾的生命健康。
自昆山援疆以來,除“昆阿心連心”項目外,昆山援疆醫療隊還推出幫助殘疾青少年兒童免費矯形康復的“瓊花”工程、為女性提供“兩癌”篩查服務的“并蒂蓮”工程等,并為24類重大疾病及心臟病患者提供免費治療和康復服務,在帕米爾高原澆灌出鮮艷的民族團結友誼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