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以侵蝕性、慢性進行性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本病多見于女性,男女患病比例約為1:3,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30~50歲為發病高峰。RA患病率占世界總人口數的0.5%~1.0%121我國患病率約為0.32%~0.36%。
本病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明晰,與感染和自身免疫反應相關,而內分泌、遺傳和環境因素等則是病人易感的基礎,臨床表現為以雙手和腕關節等小關節為主的對稱性、持續性多關節炎,早期有游走性的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中、晚期則表現為關節功能障礙,繼則僵硬、變形,甚至喪失勞動力,終至殘廢。自然病程中,10年致殘率可超過60%。血清中可出現類風濕因子(RF)及抗環瓜氨酸肽(CCP)抗體等多種自身抗體。西醫學的主要治療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抗風濕藥(DMARDs),如氨甲蝶呤、來氟米特、羥氯喹等)、糖皮質激素、生物制劑等,目前尚無治愈方法,治療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改善關節功能和預后。
根據RA的臨床表現,本病可歸屬于中醫學“痹證”范疇,但因其病情頑固,久延難愈,疼痛遍歷周身多個關節,故有別于一般的痹證,醫籍中有“頑痹”“鶴膝風”“歷節風”等名稱又因其可出現關節畸形、功能障礙,故現在中醫學上統稱之為“尪痹”。病因為稟賦不足、外邪侵襲、勞倦過度、精神刺激等。
本案病因為患者素體較弱,氣血不足,皮肉、筋骨失養,血脈空虛,易招致寒濕之邪侵襲,稽留而成痹,故本病總屬本虛標實之證。以祛風濕、化痰瘀、益肝腎為基本治法。本方用羌活、獨活為主藥,羌活善祛上部風濕,獨活善祛下部風濕,二者相和,能散周身風濕而疏利關節。槲寄生、鹿銜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青風藤活血通絡,祛風除濕;白術健脾化濕;片姜黃、川芎理氣活血止痛;當歸、雞血藤補血,活血,通絡;威靈仙、伸筋草舒筋祛濕,威靈仙尤可止上肢痛。生黃芪、當歸兼以補益肝腎氣血,而黃芪生用則取其祛濕走表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