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的李女士表示,自己在某旅游平臺購買了單張票價為793元的南京飛****的航班,之后卻在航旅縱橫App上發現“機票被退票”,變成OPEN票(OPEN票類似“活期機票”,購買時沒有特定時間或航班限制,購買后再確定細節,通常比“定期機票”更便宜),意外出現一趟待出行旅程。6月18日再次查看時,又重新變為原航班,但在航旅縱橫App上價格為646元(含機建燃油),單張機票存在差價147元。
“平臺違規出票、盜用個人信息、侵犯我的知情權、私自退票重新購票!崩钆繘]想到,買個機票居然能遇到這么多違規操作。她與平臺溝通,要求“退一賠三”,對方卻回復只賠償100元,對此李女士表示無法接受。
無獨有偶。此前,一位廣州飛首爾的旅客也曾遭遇過類似情況。其在購票后意外發現,名下多出了3張非本人購買的機票。該旅客認為,旅游平臺在未經消費者知情和同意的情況下擅自訂票,是對個人信息的盜用。而訂票平臺則回應稱,是系統原因導致出票錯誤。
據了解,這類投訴并不罕見,僅黑貓投訴平臺上,盜用信息購買機票的相關投訴就已超過5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