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從上至下的領導層,都該自我反省一下。上幾年多好的發展機遇啊,錦溪機場黃了,9號線地鐵沒了,而且論壇上、朋友圈、微信群、各大網站&平臺上的評論區里,都是昆山那那都堵,你汽車堵就算了,連電瓶車都成了擁堵大軍了。難道昆山市交通運輸局與昆山交發集團不應該站出來負責嗎?最多的解釋就是缺錢,城東專業足球場花了多少錢,亞洲杯黃了,昆山FC主場也沒了,作為一個球迷說這個錢晚幾年花,也不是不可以。上馬近百億的超級大工程,往千燈以南連接淀山湖,去往上海。大戰略是沒有錯,但攘外不是必先安內嗎?內部交通還一片怨聲載道,去追求未來的面子,真的合適嗎?有那閑錢,不如看看昆山南站作為昆山窗口的里子,重金全球招標昆山南站與吳淞江科創帶的設計,紙上談兵都栩栩如生的,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昆山,哪天如果不是第一了。真的不怪別人,只是輸給了自己,不那么作為!既然沒錢了,更應該精打細算,把錢花在刀口上。希望近年來兩換三任分管交通的副市長,以及今年分管交通副市長&交通運輸局局長,雙雙換人的決策下,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