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一個暑假又過去了!“殘酷”的現實就在眼前,馬上要開學了!
孩子們,你們是不是還沉浸在剛放假時的興奮中?假期馬上結束,想起即將要到來的新學期會不會感到擔心和難過呢?無論小孩子還是大孩子這個時候或多或少都有對開學的焦慮。
在此,吳醫生想輕輕的拍拍你們的肩膀然后對你們說,對開學的焦慮情緒是正常反應,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焦慮,就看我們怎么正確的應對這個情緒“小怪獸”了。
我們的社會就是一個“關系網”,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就像網上的“線”,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好比網上的“結點”。
學校也是一個大集體,我們每天會接觸到很多同學和老師。青少年期的我們由于體內激素的變化,情緒容易敏感及不穩定,在處理這些人際關系的時候時而會迷茫和困惑。
開學就意味著要離開舒適的家庭安全區進入到學校的新環境,特別是需要住宿的同學,如何處理與舍友之間的關系,需要同學和家長們關注。
臨近開學,暑假作業還沒寫完,剛放假時立下的雄心壯志flag也沒完成,甚至沒有實施,好有挫敗感。
有些同學會擔心完不成作業,如何向老師和父母交代?”,還有的擔心開學后會不會跟不上學習進度,其他同學暑假是不是都提前學習了下學期的新知識,而自己卻渾渾噩噩了兩個月……
在暑假可謂是手機不離手,同學們沉迷在虛擬的世界中,感受到自我存在感及勝利的喜悅。一旦開學,手機即將被收回,快樂之源都要枯竭。
暑假習慣了晚睡晚起,白天可以當作黑夜來睡,黑夜可以盡情用來“狂歡”。開學后,我們得早起,生物鐘混亂可能導致晚上睡不著、白天上課犯困、沒精神。
早睡早起,逐漸調整作息時間,我們要告訴大腦,馬上進入開學模式,給它一個緩沖期。
每天保證半個小時以上的有氧運動,可以在清晨及傍晚,在戶外進行一些自己喜歡的運動,更好的放松心身,假如能邀請父母親的加入就更好。
有遠大的目標固然很好,但是我們要客觀的評價自己的學業情況,當目標過高而自己又力所不能及時,眼高手低,會加重心理負擔,反而不利于學業的進步。我們可以給自己多設幾個容易夠得著的小目標,步步為營,在學習的“長途跋涉”中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以上就是我想跟大家聊的!孩子們,假如你們通過自己的努力還是不能自我調節的,內心感到焦慮或者惶恐,可以來吳醫生的“心靈小屋”坐一坐。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可能遇到小挫折,我們可以一起勇敢的面對!
來源: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