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線曲漾
|
開學啦 “神獸”終于歸籠 家長們可以松口氣了?
![]() 大家都知道 開學之際常常是疾病多發之時 所有家長要時刻警惕下面 幾種傳染病 ![]()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特點為起病急,全身癥狀明顯,如高熱、頭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而呼吸道癥狀相對較輕。 ![]() ![]() 1. 飛沫傳播 流感患者咳嗽、打噴嚏時,會將含有病毒的飛沫噴射到空氣中,周圍的人吸入這些帶有病毒的飛沫后就可能被感染。 ![]() 2. 接觸傳播 接觸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如玩具、餐具、門把手等,然后再用手接觸自己的口、鼻、眼睛等部位,也可能導致感染。 01 ![]() 兒童 兒童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抵抗力相對較弱,容易感染流感病毒。尤其是幼兒園和學校的兒童,集體生活環境增加了感染的風險。 02 ![]() 老年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對流感病毒的抵抗力降低。 03 ![]() 慢性疾病患者 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身體狀況較差,感染流感后容易出現嚴重的并發癥。
1.接種流感疫苗 可以大大減少中招風險。 2.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尤其是在飯前便后、接觸公共物品后。 •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避免飛沫傳播。 • 保持居住環境清潔,定期通風換氣。 3. 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減少感染流感的風險。 4. 避免接觸流感患者 在流感高發季節,盡量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如果必須前往,可佩戴口罩。 5. 注意飲食營養均衡 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主要表現為手、足、口等部位出現皮疹、皰疹和潰瘍,多數患兒癥狀輕微,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個別重癥患兒病情發展快,可導致死亡。 ![]() ![]() 1. 密切接觸傳播 • 兒童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感染。 • 與患病兒童擁抱、親吻等密切接觸也可傳播病毒。 ![]() 2. 飛沫傳播 患病兒童咳嗽、打噴嚏時,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給周圍的人。 ![]() 3. 經水傳播 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如游泳池水等,也可能感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 5 歲以下兒童,尤其是 3 歲以下嬰幼兒。這是因為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對病毒的抵抗力較弱。 01 ![]()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 教育兒童勤洗手,尤其是在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 •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02 ![]() 保持環境衛生 • 經常打掃室內衛生,保持通風良好,定期對兒童玩具、餐具、衣物等進行消毒。 • 避免帶兒童到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03 ![]() 加強飲食管理 • 保證兒童飲食均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增強身體免疫力。 • 避免兒童過度疲勞和營養不良。 04 ![]() 及時接種疫苗 目前已有針對腸道病毒 71 型(EV71)的疫苗,可有效降低手足口病重癥和死亡的風險。建議 6 月齡至 5 歲兒童盡早接種 EV71 疫苗。 05 ![]() 早發現、早治療 如果兒童出現發熱、皮疹、口腔潰瘍等癥狀,應及時就醫,避免與其他兒童接觸,防止疾病傳播。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成人發病癥狀比兒童更嚴重。以發熱及皮膚和黏膜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發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 ![]() 1. 飛沫傳播 水痘患者咳嗽、打噴嚏時,會將含有病毒的飛沫噴射到空氣中,周圍的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 ![]() 2. 接觸傳播 直接接觸水痘患者的皰疹液或被皰疹液污染的物品,如衣物、毛巾、玩具等,也可能導致感染。 01 ![]() 兒童 尤其是未接種過水痘疫苗的兒童,對水痘病毒普遍易感。 02 ![]() 免疫力低下人群 如患有某些慢性疾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人,以及孕婦等,感染水痘的風險較高。 1.接種水痘疫苗 是預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建議 12 月齡以上的兒童接種水痘疫苗,部分地區推薦兩劑次接種程序。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 勤洗手,尤其是在飯前便后、接觸公共物品后。 • 保持居住環境清潔,定期通風換氣。 3.避免接觸水痘患者 在水痘高發季節,盡量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的場所。如果周圍有人患水痘,應避免與其密切接觸,如接觸后應及時進行醫學觀察。 4.加強體育鍛煉 增強體質,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5.學校和托幼機構要加強晨檢 發現水痘患者應及時隔離治療,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防止疫情擴散。
諾如病毒胃腸炎 諾如病毒胃腸炎是由諾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主要癥狀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部分患者還可能伴有發熱、頭痛等癥狀。通常在感染后的 12 - 48 小時內出現癥狀,病情一般呈自限性,持續 2 - 3 天即可恢復。 ![]() ![]() 1.糞口途徑傳播 • 攝入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例如,食用了被病毒污染的水果、蔬菜、貝類等食物,或者飲用了被污染的水源。 • 接觸被諾如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然后經手將病毒帶入口腔。比如觸摸了被污染的門把手、餐具、玩具等,之后沒有洗手就吃東西。 ![]() 2.氣溶膠傳播 患者嘔吐或腹瀉時產生的氣溶膠中含有諾如病毒,如果周圍的人吸入這些氣溶膠,也可能被感染。
01 ![]() 兒童 尤其是幼托兒童和小學生,由于衛生習慣尚未完全養成,自我防護意識較弱,容易感染諾如病毒。 02 ![]() 免疫力低下人群 患有某些慢性疾病、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或接受化療的人,感染諾如病毒的風險較高。 1.注意個人衛生 • 勤洗手,尤其是在飯前便后、接觸公共物品后要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洗手時間不少于 20 秒。 •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水果和蔬菜要清洗干凈,貝類等海產品要煮熟煮透。 2. 保持環境清潔 • 定期對家庭環境、學校教室、食堂等場所進行清潔和消毒,尤其是要注意對廁所、垃圾桶等容易滋生細菌的地方進行消毒。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經常開窗通風,減少病毒在空氣中的傳播。 3. 避免接觸患者 • 在諾如病毒高發季節,盡量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如果周圍有人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應及時遠離,并避免接觸其嘔吐物和排泄物。 • 如果家中有人感染諾如病毒,應及時將患者隔離,患者使用過的餐具、衣物等要進行消毒處理,避免傳染給其他家庭成員。 4. 加強食品衛生管理
• 學校、幼兒園、餐館等集體用餐單位要加強食品衛生管理,嚴格執行食品采購、加工、儲存等環節的衛生標準。 • 從業人員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有腹瀉、嘔吐等癥狀應及時離崗就醫,避免污染食品。 在此祝愿所有小朋友 健康快樂成長! ![]()
來源: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
共3條評分
,昆幣+3
熱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