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晚上鍛煉經過戲曲百戲博物館,驚喜地發現博物館前道路邊新設置了百戲盛典的宣傳造型,香樟園內也擺放有多個戲曲人物形象,突然意識到2024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即將來臨了。
去年10月,戲曲百戲博物館在百戲盛典期間正式對外開放了,它就像一顆明珠鑲嵌在正儀這個已經沒落的古鎮,一身珠光寶氣照耀得并蒂蓮路兩側熠熠生輝,也仿佛給正儀老百姓打了一針強心劑,讓大家看到了正儀重煥生機、鄉村振興的曙光。
正儀是一座具有6000多年歷史的古鎮,交通便利、文化底蘊深厚。婁江水道、312國道、滬寧鐵路穿鎮而過,京滬高鐵、地鐵蘇州11號線的貫通把正儀編織進現代化交通網。正儀是昆山三寶之一并蒂蓮的最早栽種地,也是重要的昆曲發源地之一。正儀民間書法扎實,上世紀九十年代被省文化廳命名為“省級書法藝術之鄉”,后來又被***授予“中國民間特色的藝術(書法)之鄉”稱號。正儀還是江南有名的魚米之鄉,盛產陽澄湖大閘蟹,還有名小吃青團子、泡泡餛飩都出自這里。
上世紀改革開放年代,正儀干部群眾解放思想,不畏困難,共謀發展,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緊抓外向型經濟發展機遇,擴大招商引資,一舉扭轉了正儀落后鄉的面貌,國內生產總值排名邁入全縣前列,八十年代更是以擁有三大企業集團為傲,解決了一大批當地群眾的就業問題,一直到鄉鎮合并,正儀財政始終儲備充裕。
2003年正儀鎮被撤并,以婁江為界一分為二,婁江以南各村并入玉山鎮,婁江以北劃入巴城鎮,從此,正儀元氣大傷,一蹶不振,逐漸走向衰敗。
2019年3月27日,時任昆山市委書記杜小剛在主持召開正儀歷史文化街區方案匯報會上,強調要“以對歷史負責,對城市負責的態度...學習借鑒臺灣、蘇州平江路等地區文化街區建設先進理念,將正儀老街打造成為以昆曲為主題的歷史街區”
苦等五年,歷史終于給到了正儀振興的關鍵期,戲曲百戲博物館在正儀誕生、城投集團布局的春曉鄰聚里、漁家燈火項目和正儀糧庫改造的有熊酒店開業,震川西路改造、新城路婁江大橋高架建設如火如荼進行中,這些,都為正儀發展描繪出了一幅光明前景,正儀人民已是望眼欲穿。
期待正儀借每年的戲曲百戲盛典為契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推動正儀各行各業恢復生機,期盼古鎮規劃盡早推進,老街改造盡快啟動,鎮區周邊自然村加快更新,落實街角公園、口袋公園生態環境布局,進一步增強正儀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在打造昆山社會主義現代化縣域示范中,譜寫正儀古鎮新時代最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