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發表于: 2024-09-13
, 來自:江蘇省0==
在本次的燈會中共設計了8條龍,它們分別來自中國8個時代,串聯出了中國綿延5000年的文化,象征中華文脈綿延賡續、文明薪火代代相傳。
其中龍脈相連、潛龍出淵、魚化成龍點位增加AR體驗效果,讓游客體驗虛擬與現實交融的燈會奇境,打造一場好看又好玩的“尋龍”文化奇幻之旅、尋根之旅。
尋常煙火巷,花燈初點亮。
年年皆盛意,人間歲月長!
清清爽爽而又絢爛多姿的日子,出門看“燈”才是正經事。
當藝術的氣息在慧聚廣場蔓延生長,“展開”來看慧聚有哪些鐫刻在你內心深處的“昆山記憶”?
“兩條龍的文化溯源均來自于紅山文化時期的玉龍”
一條來自臺北故宮博物館館藏-紅山文化玉豬龍,呈現了中國文化中龍最早的雛形。
一條來自國家博物館館藏一中華第一龍,“C”形青玉龍,是中國目前已出土的最早最大的玉龍。
“設計靈感來自于黃龍”
黃龍,是位于五行方位“中央”的神獸。《宋書》記:“黃龍者,四龍之長也”。黃龍是華夏人文初祖黃帝軒轅氏的象征,《史記·天官書》記:“軒轅,黃龍體”。
黃龍連接海峽兩岸,并蒂蓮、媽祖融合燈組中,象征海峽兩岸同心同根,血脈相連。
“設計靈感來自于陜西歷史博物館館藏-秦代青銅龍”
黃龍連接海峽兩岸,并蒂蓮、媽祖融合燈組中,象征海峽兩岸同心同根,血脈相連。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收天下之兵器,鑄以為鐘澽[jù]。青銅龍為編鐘底座之一,龍體中空,形體巨大,為禮樂之器。燈組氣勢恢宏,龍頭昂揚,8跨拱形燈組勾勒出巨龍盤旋形態。
“設計靈感來自于故宮博物院館藏-唐代青龍紋磚”
在中國歷史上,唐朝以兼容并蓄、多元開放而著稱,審美追求雍容華貴的氣韻。
取唐龍之氣韻設計AR龍,結合凌霄寶塔實景呈現一場“潛龍出淵”的奇幻秀演。這也正是昆山開放包容,奮勇發展,敢于突破的發展精神。
“燈彩元素采用昆山三寶“昆石”“并蒂蓮”“瓊花”
昆山堅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2023年開始大力推動“城市公園”向“公園城市”建設轉變。
“設計靈感來自于宋代畫龍大師陳容的《九龍圖》”
燈組中的龍取自《九龍圖》中龍的形態與元素,與臺灣地區的流行民俗電音三太子相結合,展示海峽兩岸文化的融合與互動,體現出引導潮流,積極向上,龍光煥發的姿態。
“設計靈感來自于元代靜升文廟鯉魚躍龍門影壁”
在燈組中,千百條絢麗多彩的魚盤旋聚集,形成魚龍之姿,呈現一場魚化成龍的視覺盛宴。同時包含著昆臺同胞攜手30多年,同心協力共同開創昆山經濟發展奇跡的深刻寓意。
“設計靈感來自于明代山西介休源神廟琉璃龍”
琉璃龍目光如炬、鬣毛沖冠、體態生猛強健,龍嘴大張,上顎翻卷如象鼻,是明代時期典型的“豬嘴龍”風格。
以此為設計原點,將龍燈設計為一條憨厚可愛的貪吃龍,在寶島又一村的街頂展開,嘴邊有月餅、奶茶、章魚小丸子等小吃美食,召喚游客在此享用兩岸美食。
“設計靈感來自于黃金菩提樹”
菩提樹為佛教神樹,象征著覺悟和智慧,圓通寶殿內供奉觀音菩薩,寓意菩提樹下普眾生。祈福神樹集靈福之氣于一身,在此可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祈福許愿。線下領取許愿福牌,懸掛于神樹附近指定區域;線上掃描燈組在線祈福許愿。
來源:嗶唷嗶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