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惡劣天氣,線網所有車站提前在各出入口和防汛薄弱點配齊了防洪吸水膨脹袋、沙包、防淹擋板等應急備品,并進行了堆沙包、組裝防淹擋板練習,開展惡劣天氣應急演練,熟練掌握處置流程。同時,車站還通過加密巡視風亭、出入口、電梯等薄弱點,確保早發現早處置。此外,各車站確保在蘇員工手機24小時通暢,隨時準備投入應急搶險工作。
在1號線獅子山站、西環路站、相門站,2號線石路站、3號線東方之門站、寶帶路站,4號線樂橋站、察院場站,5號線勞動路站,6號線拙政園蘇博站等毗鄰大型商業、著名景點的車站,工作人員提前固定或移除可能因強風造成松動的物品和告示,同時對與周邊商業區域、景區銜接的出入口開展安全隱患巡查,對懸掛加密檢查頻次,防止懸掛物掉落對乘客的出行安全造成影響。
在2號線騎河站、富翔路站、高鐵蘇州北站、大灣站、富元路站、蠡口站、徐圖港站、陽澄湖中路站,以及5號線地面站陽澄湖南站這些高架站和地面站,工作人員對停運保障要求和“叫應”機制的重點內容反復學習,對特別制定的乘客疏散預案進行反復推演,以應對各項突發緊急情況。此外,工作人員堅持每小時現場巡視一次出入口,每半小時通過監控關注一次出入口,確保及時發現并消除潛在隱患。
在6號線臨頓路站、8號線車坊站等新開通線路車站,工作人員嚴格對風亭風井、大空間、車站頂棚懸掛物、在建工地等隱患部位加強巡視。同時與施工單位加強溝通協作,對預留孔洞的封堵情況及時排查,對發現的隱患立即排除。
在11號線花橋站,工作人員與上海11號線花橋站工作人員攜手并肩,組織聯合交接班會,及時溝通了雙方在防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深入研討了對防臺工作部署,對預警響應要求等關鍵信息進行共享,不斷完善應急聯動“叫應”機制,確保信息實時共享、應急處置協同發力、共同織密織牢滬蘇防臺防汛“安全網”。
為了做好乘客服務,除了防臺防汛,線網車站的工作人員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乘客服務中去,遇到老人、兒童、攜帶嬰兒車、大件行李等行動不便人士,工作人員積極上前幫助。在一些大客流站、交通樞紐銜接站,如2號線蘇州火車站等站,還有眾多的工作人員利用自己休息時間加入志愿服務工作,協助車站提前搬運鐵馬、“毛毛蟲”,規劃乘客通行道路,避免出現客流擁擠,確保乘客們在臺風天氣下的出行高效便捷、安全無憂。
縱使狂風暴雨、天氣不佳,但蘇州地鐵用實際行動證明,無論風雨多大,無論面對任何困難險阻,都不會影響蘇州地鐵始終如一的精致服務,風雨終將過去,蘇州地鐵始終充滿溫情和力量,伴您一路同行。
讓我們團結一致,共同抵御臺風“貝碧嘉”,守護好繁華姑蘇,守護好乘客歸家團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