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用“一杯咖啡”讓高端食品產業“又香又甜”,為新時代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催化劑”。在昆山開發區,目前已集聚星巴克、瑞幸、億政咖啡等30多家咖啡頭部企業,實現咖啡豆貿易分撥、平臺交易、研發烘焙、品牌營銷、咖啡設備生產制造等各環節無縫銜接,貢獻了全國60%的咖啡生豆進口量和烘焙量。
“舌尖”上產業有滋有味,向來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密不可分。走進“咖都”,尋一縷高端美食的香甜,“藏”在產業園里、產業鏈上的“綠水青山”,延展著綠色發展的脈絡,無不令人感嘆這座城市對生態文明的執著追求。
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投產運營后,于今年6月收獲了一系列特殊的榮譽:美國LEED鉑金級認證、美國WELL鉑金級認證、中國綠色工業建筑三星級設計標識,從而成為中國食品行業首個同時擁有這三個重量級可持續認證的企業。“在昆山,我們建造了星巴克全球最好的工廠之一。”星巴克全球首席執行官納思瀚說。綠色、低碳,自然是其所言“最好工廠”的題中之意。
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項目始終堅持將低碳理念貫穿建設全過程、融入小細節。比如,在產業園體驗中心和辦公樓,可回收再利用材料的使用占43%,并推行無紙化運營,通過現場處理和場外回收可實現最高90%的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園內超過2.6萬平方米太陽能光伏板可為產業園提供20%的能源。而在節水方面,產業園通過雨水收集及循環利用,提供68%的產業園用水;廢水通過設備處理后,還可循環用于物流中心托盤清洗,回用率超80%,產業園每年節水超17000立方米,相當于7個奧林匹克標準泳池的水量。此外,產業園采用星巴克最尖端的環境友好型烘焙技術及一站式減碳綜合能源管理,可實現降碳30%。
走進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體驗中心,公眾可預約體驗“從一顆生豆到一杯咖啡”的完整過程,近距離觀摩可持續生產和供應鏈環節,在虛實交互的互動體驗中感受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綠色、低碳是引領企業動能轉換的新質生產力。在昆山開發區,昆山真金食品有限公司堅持把環保與能源減排落實到車間里、產線上,真正做到了“產能”與“綠能”高度吻合。“屋頂全面采用光伏集能,減少生產過程中的額外廢物排放,降低建筑運營成本,降低市政電網依賴……”公司安環總監李中先介紹起踐行綠色發展的務實舉措如數家珍。
廠房自然通風、采光,車間安裝尾氣處理設施,產線采用二次凈化與熱回收系統……成為真金食品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的“八段錦”。記者在廠區看到,這里每個烘焙車間都安裝了尾氣處理設施,并采用二次凈化與熱回收系統;車間外部則以蒸汽代替鍋爐,提升節能減排的成效。“在真金食品,小到一個水龍頭,大到產線運轉及建筑結構,處處蘊藏著我們對綠色和節能的追求、對社會的責任感。”李中先說。公司先后獲得蘇州首批3A級綠色工廠認證、LEED綠色建筑鉑金級認證等榮譽。
作為世界領先的液態食品加工和包裝解決方案供應商,利樂包裝(昆山)有限公司不直接生產食品,卻是昆山開發區高端食品產業鏈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行業內,利樂包裝率先發布碳中和目標,承諾將在2030年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并在2050年成為全價值鏈碳中和的企業。
近年來,憑借在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森林方面的成績,利樂包裝連續多年榮登CDP A級企業名單。2021年利樂包裝還獲得江蘇省政府最佳能源管理企業,當年12月榮獲江蘇省綠色工廠稱號。“前兩年擴建的二期新廠房也獲得了LEED金級認證,去年年底我們安裝了太陽能光伏板,逐步采用清潔能源。”利樂包裝相關負責人介紹,“太陽能光伏板面板總面積達6500平方米,年發電能力預計達1200兆瓦時,可減少850噸二氧化碳排放。”除部署太陽能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系統外,利樂包裝還全面使用綠色電力優化能源結構,目前各類產品均100%可回收使用。通過多年努力,利樂包裝的萬元產值電耗遠低于全省萬元GDP電耗平均水平。
近年來,昆山開發區堅持發展高端食品產業鏈,并作為布局新賽道、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的重要舉措,全力全面打好引龍頭、建載體、強集群、優生態等組合拳。同時,錨定“綠色先行”主基調,持續推動產業結構調輕調優,以構建綠色制造體系為牽引,以綠色工廠等典型示范培育為抓手,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以“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