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主要表現有些家長可能比較敏感,孩子到了十個月還不會叫爸爸媽媽,就開始著急起來。
其實大可不必,孩子是否存在語言發育遲緩的情況,家長可以參照下表——
4個月:不會模仿爸爸、媽媽發出的聲音。
6個月:不會笑或大聲叫。
8-9個月:不會用聲音吸引你的注意力;還沒開始咿呀學語。
10個月:對別人叫自己的名字沒有反應,不懂怎么讓你知道他是高興還是煩躁。
12個月:不會做揮手、搖頭之類的肢體語言;還不能發出一兩個聲母(比如p、b等);當他需要幫助的時候,不知道該怎么與你交流。
15個月:不明白“不行”和“再見”之類的詞,也不做反應;會做的肢體語言(比如擺手、指東西等)還不到6種;會說的詞不足1~3個。
18個月:連6~10個詞都不會說;還不會用手指感興趣的東西,比如天空飛過的小鳥或飛機。
20個月:會說的聲母還不足6個。
21個月:不會回應簡單的指令;不會假裝和娃娃或自己玩(比如給自己梳頭、給娃娃喂飯等)。
24個月:不會把兩個詞連在一起;不知道常見家庭用具(比如牙刷、電話、筷子等)的功能;不會模仿別人的動作或學別人說話;不會按照要求指出身體部位。
30個月:即使自己家里的人也沒人能明白他;不會說簡單的句子,不會問問題,更不能讓陌生人明白自己。
滿3歲:不會說短語;聽不懂簡短的指令;對和其他孩子交流不感興趣。
滿3歲半:經常不能把話說完整(比如不會說“回家”,只會說“回”)。
滿4歲:說話還經常結巴;基本上還是不能讓別人完全聽懂他說的話。
假如寶寶在某一月齡沒有達到相應的標準,且推遲時間超過六個月,那么這時候就要引起家長的注意了。
語言是人際交往的第一工具,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對于兒童日后融入集體有重要幫助。
所以家長不要盲目信任“語遲的孩子聰明”這種舊的思想觀念,一定要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
【服務對象】0-14歲孩子發育遲緩、語言發育遲緩、語言溝通障礙、社會交往障礙、感統失調、注意力缺失、不集中等兒童及其家長。訓練課程體系:1、語言訓練課程:模仿技能的教學、強化自然的發聲行為、提要求技能的訓練、命名技能的訓練、仿說技能的訓練、交互式語言技能的訓練、接受性語言技能的教學、視覺感知能力和樣本配對技能的訓練、輔助溝通系統、識字/閱讀技能的訓練。2、認知能力訓練:注意力(視覺注意力、聽覺注意力)、感知覺能力(時間知覺、空間知覺、方位知覺)、記憶力(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思維力(發散思維、描述思維、分類思維、比較思維、順序思維、因果思維、類比思維)、情緒能力(情緒理解能力、情緒表達能力、情緒控制能力)、認知靈活性(對知識形成深層次的理解、靈活解決各種問題)。3、專注力課程:適合4-14歲孩子,通過訓練延長孩子專注力時間,改善聽課質量減少視覺跳漏,延長記憶時間提高視聽能力,讓學習事半功倍增強信心,有效提高學習效率。4、感統課程:根據近5000個案例的專業經驗,根據兒童個人能力等實際情況安排具體課程供大家選擇。感統訓練可以提供給兒童感覺信息,幫助兒童提高注意力、學習力、語言系統、大運動、精細動作、人際關系與自信心七大能力。 您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他太調皮了,上課愛做小動作、也不遵守紀律,還總是去煩其他同學孩子上課不聽講,回家寫作業才發現孩子上課什么也沒聽孩子上課坐不住,課間還總是不停地打鬧,老師經常找家長孩子學習跟不上、做作業拖拖拉拉、課堂作業完不成輔導孩子寫作業就像打仗,經常因為寫作業起沖突,經常搞得焦頭爛額孩子遇到不會的題就發脾氣,根本不知道該怎么辦?No-Number-
01
感統失調到底是什么?其實,看似缺乏管教的熊孩子,卻在默默忍受著發展問題的困擾。我們家孩子是多動癥嗎?感覺統合訓練對孩子有幫助嗎?多動癥、感覺統合失調和學習問題和行為問題又有什么關系?在我國,普通孩子中感統失調發生率為30%,行為問題群體中為60%,多動癥群體中為80%,孤獨癥群體中感統失調發生率更是高達90%,且比率逐年上升。但是“感覺統合”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到底是什么?其實很多人仍舊沒有形成清晰準確的概念。咨詢電話:18361961770 15162319712 咨詢老師:趙老師網址:[url][urlend4]
地址:昆山市花橋鎮綠地大道255弄1號樓203-2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