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天沒有“大號”
感覺肚子里藏著一個毒瘤
時間越久
越擔心
隔夜的“粑粑”
像是一劑毒藥
長斑、長痘、長胖、衰老……
便秘真的有那么多危害嗎?
不要再被這些夸大的宣傳**啦!
科學認識便秘
就讓朱醫生帶你一起解“秘”
便秘在臨床上是有嚴格的定義的,它是一種(組)癥狀,表現為排便困難和(或)排便次數減少、糞便干硬。
排便困難包括排便費力、排出困難、排便不盡感、肛門直腸堵塞感、排便費時和需輔助排便。
排便次數減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
而我們通常所說的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為6個月。
慢性便秘根據病因可進一步分為原發性便秘(也稱特發性便秘或功能性便秘)和繼發性便秘。
功能性疾病所致便秘主要由于結腸、直腸肛門的神經平滑肌功能失調所致,包括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礙和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等。
繼發性便秘與多種因素有關,主要是器質性疾病和藥物相關的原因。
便秘和“宿便”的概念其實不同。
關于“隔夜粑粑”的危害,想必很多人經過廣告的**——會產生很多毒素,引起長斑、長痘、長胖、衰老……
不要再被這些夸大的宣傳**啦!只要滿足一定的排便頻率,不用過度擔心。由于年齡、性別、身體構造、飲食習慣、運動習慣等的個體化差異,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大便習慣。有的一天一次,有的一天兩次,有的兩天一次,所以,并不是每天都要“拉粑粑”才正常,只要自己是形成了規律的,就基本上算是正常狀態。這樣夸大所謂宿便的危害,反而會造成心理壓力反而對便秘的治療和預防不利。
便秘與肛門直腸疾病,如痔、肛裂和直腸脫垂等關系密切。
慢性便秘在結直腸癌、肝性腦病、乳腺疾病、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的發生中會使幾率大大增加。
在急性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等疾病中,過度用力排便也有可能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我國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為4.0% ~10.0%。慢性便秘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
焦慮、抑郁和不良生活事件等精神心理因素也是便秘發生的危險因素。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原因可能有:
(1)女性情緒易于波動,影響腸道的運動。
(2)女性進食量相對較少,對胃腸反射排便沖動的啟動減少。
(3)女性盆腔寬闊,遠端腸道排列容易扭曲,而且更容易有直腸前突。
(4)老年女性更容易有盆底的下垂,影響排便。
有便秘家族史較無家族史的個體發生便秘的可能性明顯升高。嚴格意義上講,便秘不會遺傳,但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生活習慣和性格特點是互相影響的,如果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生活習慣都不好或都容易精神緊張、壓力大就會有家庭聚集或群體聚集的現象。
會的!
長期用開塞露,造成習慣性依賴,引發或加重便意缺乏。開塞露長期使用可致提肛肌松弛不良,甚至提肛肌明顯肥厚,用力排糞時出現松弛障礙現象如痙攣、反復收縮、僵硬等。長期使用開塞露會還對肛門口有一定的刺激,引起肛門口的異物感以及排便不盡的感覺,導致排便動作更加不協調。同時還會引起直腸的感覺異常,以及排便不盡感,肛門阻塞感等。
便秘怎么辦?
盡管便秘在大多數情況下
可以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來改善
但在某些情況下
你可能需要尋求醫療幫助
例如,如果你的便秘癥狀持續超過兩周
或者伴隨其他癥狀
如腹痛、血便、體重下降、食欲下降等
那么你應該盡快去看醫生
有可能是大腸疾病的前兆
正確應對生活中的壓力,學會緩解壓力,保持心情愉悅,便秘自然能得到改善。不要對便秘恐慌,防止焦慮過度,關注排便的時間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反而會引起便秘。
多吃水果、蔬菜。
水果:火龍果、西梅、牛油果、獼猴桃、熟香蕉等。
蔬菜:紅薯、土豆、山藥、芋頭、芹菜、韭菜、紅薯葉、西蘭花、、金針菇、香菇、木耳等。
規律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車等對改善便秘有效。
首先最重要的是
不要憋便!
有便意時盡快排便!
如廁排便時需集中注意力
避免受到與排便無關的因素干擾
如排便時玩手機、看小說等
相比于坐位排便
推薦便秘患者采取蹲位排便姿勢
如果以上方式都不能改善便秘
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擇用藥。
謹記!
藥物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選擇一種作用機制的藥
或者不同作用機制的藥聯合使用
醫學碩士,師從上海龍華醫院上海名中醫馬貴同工作室成員柳文教授,長期從事治療脾胃系統疾病,擅長慢性肝病、功能性胃腸病、消化道腫瘤等疾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中醫調理及胃腸道疾病的內鏡下診治。
便秘門診時間:周四下午。
·來源:昆山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