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不想搭理,但是忍不住還是說些自己的看法,學區房本來就是人定義的,在這個學區內家長都比較用心上心,跟著大多的優秀的人的步伐走,盡可能讓自己不掉隊。這是我買學區房的想法。如果在鄉鎮我覺得孩子覺得自己在班級還行并不能激發他的潛能。當然我沒選私立一個太貴還一個我對自己孩子了解的,不是天賦型,理科不算好。還一個倆孩子呢,所以我當初買了學區。我也換了工作,讓我遇到了更適合我發揮的空間。我的潛能也因遇到一些人而激發了出來。如果說學區房是笑話,那么很多花大價錢上了私立,又考不上高中的也是笑話嗎?自己要了解孩子適不適合,家長付出了多少?孩子付出了多少?自以為送到好學校就能上好高中就能考上高中這種認知才是笑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