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發表于: 2024-11-21
, 來自:江蘇省0==
40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蕪之地。
農田阡陌縱橫,工業資源匱乏,經濟基礎薄弱。
在鄉鎮工業起步早、發展快的蘇南地區掉隊成“小六子”。
1984年,不甘人后的昆山人憑借敢為人先的勇氣和艱苦創業的精神,吹響自費創辦工業小區的號角。建設者們懷揣對未來的憧憬和決心,將一張藍圖繪到底,在發展外向型經濟中闖出一條名揚全國的“昆山之路”,拼出一片嶄新天地,開啟了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40年里,昆山開發區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大力統籌推進交通建設項目,提升服務功能。隨著規劃的實施,全域面積從3.75平方公里擴展至108平方公里,全域建設從青陽港向東延伸,一條條寬廣的道路為交通一體化發展奠定基礎,助推區域形象持續煥新。
截至目前,開發區已建成市政道路315條,總里程452公里,構建起內通外聯、四通八達的城市交通網絡,全區綜合交通樞紐地位進一步增強。一幅城市日新月異、交通四通八達的壯美畫卷徐徐展開。
從“通”到“暢”,從“暢”到“聯”
一條條產業路、生態路、民生路……
見證著經濟發展的騰飛
承載著民生福祉的期許
成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重要載體
讓美好宜居在這里更可觸可感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縱橫交錯的道路網絡,連接了區內的企業和廠區,串聯起無數經濟增長點和商業機遇。道路周邊,產業園區、科技園區、商業中心、企業聚集區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不僅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更吸引眾多國內外投資者和人才的目光,為區域經濟快速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道路一頭連著經濟發展大局,一頭維系民生福祉保障。開發區以“路”為翼,均衡發展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事業,不斷完善公共服務圈,為民生福祉插上騰飛翅膀。東部醫療中心、大戲院、市民文化廣場、便民服務辦事大廳、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一系列民生實事項目沿路而建,持續刷新民生福祉“進度條”,將民生愿景轉化為幸福現實。
城在景中,人在綠中。行走在如今的開發區,寬闊的柏油馬路如絲帶般在大地上鋪呈舒展,平坦而堅實。開發區著力推進道路、濱水沿線綠地的提質增量工作,通過海綿城市技術、慢行系統建設、“昆小薇”改造等打造一批高質量的景觀綠地,累計建設城市綠色廊道33.72公里,127處精品城市綠地的生態串聯,為創造高品質宜居生活賦能增效。
區域交通滄桑巨變
改造的是道路
繁榮的是經濟
通達的是民心
這些道路構成城市發展的“動脈”
傳遞著向上拔節生長最強音
大道如虹,一“路”逐夢
在這些道路上
有忙碌的蹤跡
有流動的幸福
有未來的憧憬
共同匯聚成越走越寬的
新時代“昆山之路”
來源:昆山開發區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