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擴區,劍指何方?如果只是蘇相工業區或蘇宿工業區擴區的話,根本不需要驚動國務院來具體分工,以及下面這段話加持!
允許對蘇州工業園區實行差異化的考核體系和激勵機制,在國家政策框架內積極探索適應開發區發展實際的人事和薪酬管理制度。根據改革創新需要,加強園區機構編制資源保障。支持蘇州工業園區根據發展需要和國土空間規劃適時擴區。統籌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債券等政府債券,支持園區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建設。江蘇省要加大相關領域放權和協調支持力度,鼓勵蘇州工業園區大膽試、大膽闖,推動各項改革任務取得實效,并加強安全評估和風險防范。持續發揮中國—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聯合協調理事會及中方理事會機制優勢,協調解決相關措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職責分工給予積極支持,形成工作合力,為園區發展創造良好政策環境。商務部要發揮好統籌協調作用,充分調動地方和部門積極性,指導落實試驗任務,組織開展成效評估、經驗推廣。需調整現行法律或行政法規的,按法定程序辦理。重大事項及時按程序請示報告。
蘇州作為中國經濟重地 ,長三角經濟帶核心區的明珠,對外開放最成功的橋頭堡,如今面臨外部環境的急劇變化和重大挑戰,世界局勢可預判的不確定性,必須提前布局。阻擊貿易壁壘,關稅暴增的先手棋,做好一切,靜侯2025年1月后的以逸待勞!
蘇州園區三十載正青春,近期收獲的大禮包超級實惠,實用,頗豐。如果根據時勢與需求,適時擴區。個人覺得有上中下三策,可供大家一起研讀與分享!
1,(上策)擁抱昆山,相鄰上海。攜手昆山,升級為名正言順的蘇州一個區。共同追求百強區里的永爭第一,與珠三角的廣東深圳市南山區扳扳手腕,(京津翼)北有唐山,(長三角)中有昆山,(珠三角)南有南山。從南到北,三山而立。昆山已經永冠百強縣市首位20載了,蘇州工業園區也已經永立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實力,連續八連冠了。應該都出現審美疲勞了,是時候作出改變,挑戰全新的自己了。否則還要江蘇省加大相關領域放權,全力協調支持力度干嘛!只有昆山是省里的心頭肉,掌上明珠而已!
2,(中策)協調吳淞江以南,通過甪直攬入昆山旅游度假區。以務實的姿態,以改革創新的實際需求,調整未開發的土地性質。使自己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的一份子,在蘇州的經濟洼地,再創一個后發先至的經濟奇跡。為蘇州園區的下一個三十年,再續華彩蝶變的篇章。
3,(下策)循序漸進,刻舟求劍,守株待兔,不驕不躁,一步一個腳印。只需要融合目前的甪端新城就可以了,所見即所得。走小家碧玉,小巧玲瓏路線,舟小好調頭,增強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向政策要增長極,向時間要成長路。
說了這么多,也不一定對。希望與大家共同學習,探討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