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到的
結論一:硫酸銅一洗就掉
因為硫酸銅易溶于水,從2組和3組,4組和5組的對比來看,經過清洗,非本體的銅含量下降了95.6%和97.6%。也就是說,市民即使買到“藍色蔥”,經過清洗,大部分硫酸銅也會被清洗掉。
結論二:把蔥當飯吃也無法超限
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與其他重金屬不同,不存在某一食物中銅含量超限情況。與此同時,硫酸銅也是國家允許的食品加工助劑,可以用于葡萄酒和皮蛋的加工。參照《WS/T 578.3-2017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第3部分:微量元素》建議,銅的攝入量最大耐受限8.0mg/d。假設蔥是銅元素的唯一來源,將此次檢測結果代入,可以得到:即使是經過浸泡的極限殘留量,經過清洗,一個人一天吃1.92公斤“藍色蔥”才會超出銅的每日最大耐受限值。
結論三:“有害健康”更是無從談起
至于媒體報道的“超量攝入會有害健康”,據文獻資料,人體單日攝入銅超過64mg會引發銅中毒。我們把第5組數據代入可得,即使是極限殘留,一個人一天吃15.38公斤“藍色蔥”才會引起銅中毒。
結論四:“采摘后為了好看噴灑或浸泡”概率低
本組實驗中,我們模擬香蔥采摘后噴灑和浸泡波爾多液,所得的實驗數據為49.57mg/Kg和135.57mg/Kg。今年一月貴州市場監管公布的20批次抽檢數據,市面上在售的“藍色蔥”的銅含量普遍在1.5-2mg/Kg之間。浸泡或噴灑過的香蔥,清洗后殘留的銅含量仍舊高于市面銷售的“藍色蔥”(銷售時仍然帶土,未清洗),所以說,市面銷售的“藍色蔥”,波爾多液的使用發生在運輸和銷售環節的概率較小。
你家菜不洗就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