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發表于: 2024-12-19
, 來自:江蘇省0==
不知從何時起
花錢買飛機票出行線上值機時
想選個喜歡的座位還得多花一份錢
近日,有關“航司付費選座”的話題
多次引發討論
記者調查發現,乘客購買機票后,傾向于選擇經濟艙前排、緊急出口處座位以及部分過道或靠窗的座位,但實踐中,這些“好座位”有時卻被一些航空公司大量“鎖座”無法免費選擇,需要付費或用里程積分兌換。還有乘客在線上值機時發現無法選擇的座位,卻可以在線下柜臺值機時免費選擇。
-
鄭先生花3400多元買了一張經濟艙全價機票,他期待能夠優先選航班第一排或者其他較舒適的座位。然而,當他第一時間值機時發現,經濟艙前面十幾排座位已經被鎖定,如果他要選第一排座位,要么支付幾百元,要么使用6100里程兌換選座權益。
-
孟女士買了一張上海飛往成都的機票,提前半個月進行在線值機選座時,她遭遇了約80%比例的“鎖座”,只剩最后幾排以及靠后的中間座位可選。氣不過的孟女士選擇了投訴,7天后客服聯系她并協調了較為靠前的位置,但是對于航空公司的“鎖座”規則,客服并未給出解釋。
△在社交平臺上,多家航空公司被指大面積“鎖座”
據了解,目前國內多家航空公司都已開通付費選座服務。不同航空公司及航班,“鎖座”及收選座費的情況似乎無規律可循。對此,有消費者吐槽道:“買票選座,到底放出來多少票、付費標準、選座規則、線上線下辦理值機是否存在差異,種種跟乘客選座權益相關的規則不清晰不透明。”
不付費只能坐后排
線上大量“鎖座”,線下卻能選擇
甚至預約座位還要“服從調劑”……
這些模糊的付費選座規則
讓消費者頗為不滿
那么
航空公司是否有權對飛機上座位收費
或要求用里程積分兌換?
選座費能否隨意定價?
乘客“選座難”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來看看專家怎么說↓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航空運輸管理學院副教授許凌潔介紹,選座費孕育于航空運輸特點之中,誕生于航空乘客消費個性需求與航空運輸市場的成熟之下。航空公司推出付費選座的決策依據是,在遵守航空運輸安全規范的基礎上,適當讓渡座位的分配權給乘客,讓乘客付費獲得座位優先選定權,屬于一種增值服務,乘客為享受此優先權的購買服務而支付服務費。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支振鋒表示,航空公司收取選座費是一個國際慣例,許多航空公司根據座位的舒適性,將經濟艙的第一排、安全出口等高價值座位作為付費選擇對象,作為航空公司提供差異化服務的一種做法。2015年前后,國內部分航空公司將這種國際慣例引入我國航空市場,開始在國內航線上進行付費選座業務。但實踐中,如果航空公司將高價值座位范圍擴大,比如不合理地將經濟艙前面多排座位大面積鎖定,甚至對于購買全價機票的乘客也收取選座費,則偏離了國際慣例的做法,顯失公平。
▲圖源:新京報
許凌潔表示,選座費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應屬于經營者自主定價的范疇,該價格應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經營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決定,但這并不等于經營者可以隨意定價。其應參照價格法中有關定價原則、定價依據、價格、行為的規定,同時也必須遵守經營活動的相關規定,最核心的,就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關于消費者權利與經營者義務的規定。航空公司有必要告知乘客選座費的性質和內容、選座費發票開具、選座行為與運輸合同關系、選座限制等,從而進一步保障乘客自由選擇權,包括選座與不選座的權利。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為,消費者有權知悉航空公司開通的所有選座渠道,也有權了解還剩余多少座位可以選擇,航空公司不能故意通過提供部分座位選擇的方式制造部分座位緊張或稀缺的假象,讓消費者誤以為沒有多少合適座位可以選擇,從而導致消費者在不充分知情的情況下作出錯誤選擇或非真實意思表示的選擇。
航空公司在開通線上收費選座功能時,不能降低線下柜臺選座的服務標準,不能通過減少線下柜臺和服務人員數量導致消費者排長隊等方式變相強制消費者選擇線上收費選座渠道;要制定公平合理的收費標準,做到明碼標價,并公布線上投放座位的規則、數量以及實時剩余座位等信息,讓消費者在充分知情的情況下自主選擇選座渠道。考慮到部分老年人等不會線上操作的特殊群體需求,要兼顧公平合理性,在柜臺為部分特殊群體預留部分舒適座位。
你遇到過這種情況嗎?
評論區說說~
來源:尚法昆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