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758532
近年來
市農業農村局
加快推進稻米全產業鏈轉型升級
產業化水平顯著提高
01
“優”土奠基,發揚地利
昆山地處于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作物成熟期光照充足,土壤質量優越利于水稻生長。2024年,完成水稻播種面積13.90萬畝,建立耕地質量監測點15個,累計實施輪作休耕31萬畝次,全市耕地質量綜合等級為1.59等,處在全省前列。
02
“優”種精選,立足本源
依托“柏廬大米”產業研究院,開展科研及成果轉化應用,積極培育“昆”字頭專用優質粳稻品種,確保優良食味水稻品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開展“柏廬大米”專用品種優選工作,展示示范包括優質晚粳、雜交稻、糯稻和功能稻在內的水稻品種20種。
03
“優”產加碼,提升品質
制定“柏廬大米”《稻谷綠色生產技術規程》,實現綠色高質高效標準化生產。持續實施耕地輪作和稻田綜合種養、建設江蘇昆山水稻科技小院、建設省級水稻綠色高質高效豐產片5個。集成“五新”綠色技術,累計推廣產質效協同提升、側深施肥等新技術、有機水稻種植技術等13項,以科技提升稻米品質。
04
“優”儲支撐,長留食味
制定“柏廬大米”《大米加工技術規程》,實現“柏廬大米”機械化收割運輸、低溫烘干、精細加工、低溫儲藏等全過程機械化作業,最大限度保留稻米的營養價值和食味值。目前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98.9%,建成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17家、產地烘干中心(點)36個,糧食產地批次烘干能力達3214.5噸。
05
“優”銷賦能,增創價值
積極打造“柏廬大米”區域公用品牌,獲“江蘇好大米”金獎2個、“江蘇好大米”十大品牌2個、江蘇省“味稻小鎮”認定4家。同時,“柏廬大米”生產經營主體納入農產品質量追溯平臺監管,實現了從“田頭”到“餐桌”的全鏈條監管,讓客戶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下一步
將持續壯大“柏廬大米”優勢產業
完善種植技術規程和加工技術標準
打造中高端區域品牌“柏廬大米”
助力稻米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來源:昆山農業農村
UID:1311824
UID:655919
UID:921577
UID:767598
賞
我要提現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完成支付
電話:0512-57993030工作日 8:30-17:00在線廣告熱線:18012662666緊急聯系:18888186330
昆山阿拉丁網絡傳媒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2014-2019 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00152 蘇ICP備10046361號-25
未經昆山論壇官方授權,任何APP及第三方平臺嚴禁轉載及使用昆山論壇內容,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