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峰路是連接白馬涇路、中山路的重要道路。沿線涉及8個居民小區,并臨近軌交站點、商業體、便民菜場等,日常人流、車流較為密集。紅峰路架空線入地整治工程新建8孔通信通道、8孔10KV和4孔400V電力通道,新增箱變5臺及6臺環網柜,完工后拔除電桿46基、移除設備10余臺。
我們通過取消路側停車位、調整周邊交通信號燈、設置臨時便道、錯峰施工等方式,不斷優化交通疏導方案,同時聯合社區力量加大宣傳,努力化解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矛盾,力求“看得見”的施工緊鑼密鼓,“看不見”的細節打動民心!
為確保架空線入地和整治工作順利推進,住建部門嚴把文明施工管理,在充分調研周邊環境及聽取市民意見的基礎上,最大限度降低對居民日常生活出行的影響。
整治前
整治后
為一體化改造提升道路空間品質,在實施紅峰路兩側架空線入地整治的同時,住建部門還對道路沿線的市政道路進行了同步提升改造,對紅峰路北側東倉基河以西路段人行道進行了大修,全部更換為瀝青面層,有效提高路面承載力及使用壽命。同時,對紅峰路機動車道進行大修,目前,紅峰路和紅峰支路機動車道瀝青路面的加罩大修工程正全力推進中。
根據架空線入地和整治工程三年計劃,2024年還完成了老城區狀元涇和南街的架空線專項整治,著力解決和防范路面架空線網密集、管線事故等問題,確保臺風等極端天氣下行人和管線運行安全。
南街整治前
南街整治后
狀元涇整治前
狀元涇整治后
我市自2022年啟動架空線入地和整治工程三年計劃以來,市住建部門協同電力、移動、聯通、電信、廣電等管線運維單位,并在燃氣、水務、養護等地下管線單位支持配合下,多次開展“馬路辦公”,現場勘察排摸,討論優化入地和整治方案,“一路一策”,盡可能采用“小型化、隱藏化、景觀化”設備,讓街巷環境“線清、桿無、箱隱”。
南北后街整治后
長江路整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