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發表于: 01-10
, 來自:江蘇省0==
近年來,昆山高新區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把解決居民群眾就醫痛點、難點、堵點問題作為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落腳點和著力點,久久為功、常抓不懈,持續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區域布局,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2024年
昆山高新區
從遠程問診、雙向轉診、錯峰門診
三方面著手
進一步推動醫療服務提質增效
全力以赴滿足居民群眾
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服務需求
我是特地從鎮江來昆山市第三人民醫院看遠程門診的,比去上海節省了好多時間!
張先生的母親潘女士患有腎上腺腫瘤,且基礎疾病較多。在了解到昆山市第三人民醫院有“上海瑞金智聯體遠程門診”,他們經常赴上海問診的專家就在其中,于是選擇就近至市三院就診。在市三院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患者與上海瑞金醫院專家遠程連線就診,大大縮短了等待時間,提高了就醫效率。
2024年7月,市三院與上海瑞金醫院開展深度合作,以信息化手段推動全國首個瑞金智慧醫聯體遠程門診項目落地,實現瑞金醫院專家常態化遠程坐診。目前,上海瑞金醫院19個專科的34位專家固定線上坐診,專科覆蓋率達75%,自遠程問診服務開展以來,累計接診患者400余人次。
近年來,昆山高新區積極引進長三角地區優質醫療資源,先后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三甲醫院合作開設聯合專家門診,大大提高了醫療服務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在市三院血液腫瘤科,56歲的費阿姨順利完成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2023年底,費阿姨被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需要定期到上海瑞金醫院化療。由于床位緊張等因素,她的診療過程并不順利。得知市三院血液腫瘤科與上海瑞金醫院血液科常年保持合作關系,費阿姨轉診回昆山繼續治療。經過4個療程的化療后,費阿姨在市三院成功實施了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
這是蘇州地區縣級市首例
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術
標志著昆山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
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
👍👍👍
長期以來,昆山高新區不斷提升各級醫療水平,推動科研能力不斷攀升。市二院和市三院累計建成蘇州市臨床重點專科5個、昆山市臨床重點專科7個、昆山市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2個。市二院正式啟動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醫療、護理兩個駐點班教學工作;亭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授牌“昆山杜克大學——昆山市亭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校外實習實踐基地”;市二院、柏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評“昆山市首批兒童友好醫院”。同時,依托高校科研平臺,市二院獲得3項省級工程研究中心課題、3項省級醫師協會課題,實現科研能力和成果的新突破。
“以前每次去醫院都要跟單位請假,現在有了‘夜門診’后,就診既不耽誤工作,還能避開高峰,特別方便。”晚飯后,步行至柏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夜門診”就診的王先生說道。
對于患有慢性病的職場人士而言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出
以錯峰、延時為特點的
“夜門診”服務
為廣大患者帶來了
更加暖心、貼心、安心的就醫體驗
歷年來,昆山高新區先后推出“昆山高新區高層次人才醫療保健服務”“愛企惠企醫防協同”“‘柏醫’天使健康教育宣講團”等服務項目;與區殘聯聯合開展“海棠花紅 善愛之家”共建助殘行動,發布“暖在高新 溫暖送進家”家庭醫生助殘特色簽約服務包,成立轄區首家以“助殘康復”為主題的家庭醫生工作室;完成朝陽、躍進、里厙等9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家庭醫生診所)的新改擴建工作......一系列暖心舉措為轄區居民群眾帶來了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
下一步,昆山高新區將持續在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加強醫療資源均衡性和優質醫療服務覆蓋率上下功夫,進一步配置“15分鐘基本醫療圈”,努力構建整合型、智慧化、高品質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居民群眾提供更加全面、優質的醫療服務。
來源:智美昆高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