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的氣息,總是最先被勤奮者捕捉。
新春伊始,昆山處處涌動著“拼搶趕超”的生機與活力,全市上下正以“每天進步1%”的干勁,全力為昆山的高質量發展,拼出一個“無限春光”。
百億項目接連落子
招大引強拼出產業新高度
對昆山來說,“大招項目、招大項目”始終是其一以貫之的制勝法寶。
在主導產業之一的電子信息領域,作為近三年昆山投資額最大的項目,立訊新一代智能終端及穿戴產品項目和智能精密聲學耳機產品項目簽約落戶,總投資約120億元,更大力度續寫“在昆山每年新增一座工廠”的合作佳話。
在探索發展的數字科技領域,協鑫集團總投資50億元,以科技力量賦能片區更新,在昆山高新區建設產學研一體的未來城市社區,構筑匯聚國際頂尖高新技術產業公司、金融投資機構和科創人才的融合平臺。
在大力布局的新能源領域,扎根37年的滬光增資擴產,總部研發大樓開工、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項目投產,推動又一千億級產業集群加速成勢。
春來萬物生。昆山彰顯“開局就要沖刺、開工就要實干”的鮮明導向,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相繼“坐鎮”,凸顯“強”的底色愈發鮮亮、“新”的脈動愈發強勁、“進”的步伐愈發鏗鏘。
昆山快速掀起好項目、大項目的簽約、開工和投產熱潮,展現了縣域經濟“領頭雁”的擔當與實力,也蘊含著昆山對高質量發展的深入思考。以“新型工業化”為主題的2025年新年第一會,發布實施昆山智造“八大工程”,以“AI賦能昆山智造”為主題,把提質增效貫穿始終,系統推進產業能級躍升、核心技術攻堅、梯度企業強基、數實融合提升等行動,推動新一輪經濟結構與運行模式競合、重塑、蝶變。
這是嶄新的出征,也是光榮的延續。昆山將奮力打造1個萬億級產業、3個千億級產業、11個百億級產業,力爭2025年規上工業產值突破1.3萬億元、工業投資超300億元,立足全球浪潮,奮力打造一流新型工業化示范區。
企業生產“拉滿弓”
招才引智輸送活力“源泉”
節后以來,昆山企業生產紛紛“拉滿弓”,截至2月8日,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
“由于訂單量很多,春節期間,公司80%以上的員工選擇堅守崗位。車間產能全開,企業每天產出約500萬元。”滬利微電副理顧洪說。滬利微電有限公司車間里,機器高速運轉,為蔚來、小米、理想、問界等知名汽車廠商供應電路板等零配件。
“目前,我們的生產負荷已經滿載,訂單還向后排了兩個月!崩ド进櫴诉_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唐福明說。鴻仕達生產的膠膜貼裝機,精度可達5微米,在業內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復工復產是釋放經濟活力的關鍵環節,背后離不開有效的政府服務支撐。昆山在春節期間出臺的12條穩崗惠企措施,為企業穩增促產、留工生產、擴崗招工吃下“定心丸”。連日來,就業促進“春風行動”專項服務活動奔赴各路,為重點企業“點對點”接回一批又一批返崗員工。截至目前,約有2萬名務工人員到崗返崗。
在“拼經濟”中,發揮科技創新的力量至關重要。昆山全力以赴“拼人才”,創新推出“百校千企”引才計劃和歸雁計劃、春風行動等一攬子品牌活動,已連續兩年榮膺“中國最佳引才城市”。前不久舉行的2025高校畢業生就業倍增行動暨“逐夢昆山 職等你來”新春雙選會,吸引近120家重點企業、端出3200個崗位,同時還發布昆山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熱力圖、求職碼、“云校招”平臺等,搭建更便捷高效的求職通道。
政企“雙向奔赴”,才能讓高質量發展行得更穩、走得更遠。目前,新一輪昆山人才科創城市行正在緊鑼密鼓籌劃,將對標企業高質量發展需求,加快破解高端人才的“縣域瓶頸”,輸送高質量發展的活力“源泉”。
昆山服務進階升級
“換位思考”構筑更大“軟實力”
拼經濟,更是拼環境。從經濟增速的“快變量”轉向環境賦能的“強磁場”,昆山不斷從“管理者”進階為“服務者”,從“用戶思維”轉向“客戶體驗”,以“軟實力”換取更大“硬實力”。
昆山2024年度高質量發展總結暨“換位跑一次”工作推進會明確提出,把“提升企業感受”“讓各類經營主體擁有獲得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發動黨員干部到發展一線和企業、群眾“互換身份”,打響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的發令槍,為新一年全面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釋放了強烈的發展信號。
什么是“換位跑一次”?為什么要“換位跑一次”?“換”到什么程度?“跑”出什么成效?昆山嘗試在“換位思考”中用心體悟企業創新創業的艱難、群眾生產生活的艱辛,“身體力行”把握好“有為”與“不為”的尺度,“沉浸式”解決好“越位”和“缺位”的問題。
“昆如意”,無止境。這不僅是一種服務方式的轉變,更是一種治理理念的升級。從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昆山書寫營商服務品牌遞進式升級的辯證法。
例如,昆山明確要求黨員干部通過現場看、具體辦、跟蹤問等方式,將“用戶思維”和“客戶體驗”融入政府治理全過程。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對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實踐,體現了政府與企業、群眾之間“主體—客體”關系的辯證統一。
在昆山各區鎮召開的“新春第一會”中,優化營商環境不約而同成為關鍵詞。基層執行力度與資源分配有哪些挑戰、企業需求與政策落地還有何差距、行政效率提升的壓力點在哪里……找準堵點、痛點、難點之后,邊“換”邊“看”、邊“察”邊“思”,一場從“行政效率”到“服務效能”的改革正在行進。
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一山望著一山高的昆山登攀不止,以一流作風營造一流營商環境,以“干字當頭”推動“走在前列”,以“干在實處”矢志“爭做示范”,奮力推動新時代“昆山之路”越走越寬廣。
融媒短評
金融系統有一個復利的概念,看似微小的增長,卻能匯聚成強大的力量,最終帶來質的飛躍。新年伊始,“每天進步1%”的發展實例在昆山鏗鏘有力。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但干事創業只有兩季,淡季和旺季,抓得緊、抓得好一年四季都是旺季。每天進步1%,正是“抓得緊、抓得好”的另一種表達。1%的進步,既可以是量的合理增長,也可以是質的有效提升。當DeepSeek登陸昆山,數智城市建設的底座增強了深度學習的本領;當一批批民生實事項目在百姓的“家門口”落地建成,城市“溫暖+1℃”的惠民暖流會越來越寬廣;當“換位跑一次”行動全城開展,窗口前、車間里、交通線、田野上“讓我變成你”的身影,也終將換來企業群眾暖心的口碑、城市高質量發展閃亮的金杯。
來源 | 昆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