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觀點:不要神話學區房。也不要神話私立學校。
本人的觀點:只要孩子肯愿意學,家長加大各種教育的投入與付出都是有好的結果。并不是房來決定的。
我也是學我的同事這么干的,干就完了,比狠唄,投錢,投時間,投家長的精力。
我同事2020年準備賣掉花橋的房子換市區老二中學區房。
那一年正值秀峰啊通海等私立初中搖號,以為把秀峰通海掐死了就是學區房的天下,結果那一年自搖號開始市區的學區房漲上天了。
我同事覺得漲的太猛了,風險太大,就放棄了。關鍵簽約房東臨時又漲價加10萬,她就氣死嘔的吐血。然后就徹底放棄換市區學區房的想法。發誓即使呆鄉鎮也要付出讓孩子進名校。
自放棄學區房后,鄉鎮小學六年級班級中等成績的女生,她就每天下班跟孩子學習,除了孩子學習,自己也學習如何家庭教育。然后同時報各種輔導班,到初三畢業已經年級排名50內,中考以分配生錄取震川。 報輔導班的費用從2020年到2024年花了約30萬。
2024年進震川中學可開心,娃給她省了幾百萬了。
簡單的邏輯為: 一套二中的學區房2020年后價值為500萬,現在價值250萬,跌下的250萬是否夠鄉鎮的家長每天請一對一家教從小學到高中?
簡單的邏輯:不是房決定,是干來決定。怎么干?投入時間,投入精力,投入金錢。比的是投入和付出。
[ 此帖被凌晨百合在2025-02-24 09:07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