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758536
建筑面積9.2萬平方米,增設車位138個,惠及居民774戶……這一串串數字,不僅是梅園新村改造的成果,更是昆山高新區圓滿交出從“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邁進的民生實事答卷。梅園新村的蝶變,折射出的是昆山高新區深厚的“民生情懷”。
走進梅園新村
映入眼簾的是
一排排白墻灰瓦的居民樓
散發著濃郁的江南韻味
平坦的道路、有序停放的車輛
綠地上休憩的居民、在游樂區嬉戲的孩子們
……
這一切
構成了梅園新村的新畫卷
“現在生活完全不一樣了,幸福指數都提升了!”61歲的王阿姨一家五口住在梅園新村,這次覆蓋“一老一幼”的改造正好符合她家的需求。“原來,小區里沒有活動空間,只能到大街上散步;如今,道路開闊了,還有專門給老人小孩活動的小公園,可以經常去跑道散步,現在整個小區都有了活力。”
梅園新村建成已有20余年,占地面積4.6萬平方米。此次改造涉及30棟住宅樓,建筑面積達9.2萬平方米,惠及774戶居民。昆山高新區在改造過程中,不僅注重硬件設施的提升,更遵循城市的文化脈絡和景觀主軸,通過修復住宅樓、改善基礎設施、美化環境以及展現地方特色文化,實現了小區居住環境的全面升級。
“小區內道路狹窄,亂停車現象時有發生,樓道里線路雜亂,存在安全隱患。”區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改造前的梅園新村,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小區內交通流線不暢、停車位缺乏、照明不足、景觀缺失……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居民群眾的生活質量,還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為了確保改造工作高效推進,昆山高新區規建局、柏廬辦事處等相關部門從源頭把控規劃質量,對梅園新村的現狀進行了詳細調查。依托專業規劃師資源,搭建了多元化、參與式交流平臺,廣泛聽取居民意見。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居民群眾的意見被充分融入設計方案。施工過程中,多次組織召開居民議事會,對居民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開展研討論證,動態優化施工方案,完成部分單元空調外機機位方案調整、部分機動車車位布局調整、北側部分人行步道拓寬等,確保改造改到居民群眾“心坎里”。
改造后的梅園新村,交通流線更加安全有序。小區內部路網經過重新梳理,形成了一條橫向主要道路,兩條環形次要道路的“一橫兩環”道路系統,并實現了人車分流。累計加鋪瀝青路面1.49萬平方米,施劃路面車位線、消防通道地面標識1780米,不僅提升了通行效率,也保障了居民的安全。
停車難是老舊小區的通病,梅園新村也不例外。改造采用“空間挖潛+環境平衡”的原則,整合畸零空間,增設了138個機動車車位,有效緩解了停車壓力。
梅園新村的改造,不僅注重硬件提升,更注重文化浸潤。圍繞“梅”的主題,小區打造了由文化宣傳展示軸、科普中心、活動中心以及多單元空間組成的景觀體系。文化宣傳設施的置入,讓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青少年娛樂活動區、中老年運動健身區和活動宣傳區的設置,滿足了全年齡段居民的需求。
結合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排水系統全面升級,增設透水鋪裝及雨水花園,一排排江南水鄉風格的明溝成為美好環境的“點睛之筆”。
“改造以后,下雨天,路面上的雨水一會兒就滲透得無影無蹤,我們出行也更加方便和安全。傍晚總能看到鄰居們在新修的步道上遛彎聊天。周阿姨還特意拍了視頻發朋友圈,咱們小區現在成了會呼吸的花園!”趙阿姨高興地說。
梅園新村的改造,只是一個開始。2025年,昆山高新區將圍繞“一老一小”,針對適老設施、兒童活動、電梯加裝等民生需求,持續推進楓景苑A區、鹿城花園等超30萬平方米的老舊小區改造,讓每一處管道更新、每部加裝電梯、每寸適幼化改造,成為通向幸福的社區密碼。
未來,昆山高新區還將通過規劃統籌、存量挖掘、完整服務,打造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區試點,以更加宜居、便利和安全的居住環境,讓居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來源:智美昆高新
UID:690425
UID:624345
UID:849768
UID:1339096
UID:311890
賞
我要提現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完成支付
電話:0512-57993030工作日 8:30-17:00在線廣告熱線:18012662666緊急聯系:18888186330
昆山阿拉丁網絡傳媒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2014-2019 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00152 蘇ICP備10046361號-25
未經昆山論壇官方授權,任何APP及第三方平臺嚴禁轉載及使用昆山論壇內容,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