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線倔老頭
|
隨著神經科學領域的飛速發展,脊髓電刺激術(SCS)已成為治療嚴重意識障礙(DOC)的前沿技術。 昆山市中醫醫院神經外科功能亞專科團隊緊跟國際趨勢,已于2024年在昆山地區率先開展SCS技術,通過精準的電極植入與個性化程控,為長期處于微小意識狀態(MCS)的患者點燃生命復蘇的希望。 對于那些深受意識障礙困擾的患者和他們的家人來說,脊髓電刺激可能是一種新的曙光,為他們重拾意識、恢復生活帶來新的可能性。該技術以非破壞性、創傷小、療效可評估等優勢,成為腦損傷后促醒領域的里程碑式突破。 ![]()
從生命停滯到涅槃重生 ![]() 68歲的張女士(化名) 因嚴重車禍導致顱內出血及全身多發傷 急診行開顱血腫清除術后 生命體征雖穩定 卻陷入微小意識狀態-(MCS-) 術后3個月 其意識水平仍停滯GCS:5T(M3VTE2) 僅能通過疼痛刺激短暫睜眼 但無法言語交流,生活完全依賴護理 兒子回憶道 “母親像被鎖在無聲的牢籠里 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她掙扎。” ![]() ▲急診術前CT影像 ![]() ▲急診術后CT影像
幾周后,神經外科陳龍主任醫師與陸維主治醫師在王文華主任的指導下,為張女士實施臨時脊髓電刺激術(ST-SCS)。 術中,電極被精準植入頸髓C2-C4水平硬膜外,通過脈沖刺激激活上行網狀系統,促進腦皮層代謝與電活動。 ![]() ![]() ▲神經外科團隊為張女士行臨時脊髓電刺激術(ST-SCS)
術后10天 張女士的意識狀態顯著改善
量表評分:GCS評分從5T(M3VTE2)升至7T(M5VTE2)1,CRS-R量表2評估確認其進入微小意識狀態(MCS); 可完成視物追蹤、擺弄物體等行為,家屬首次感受到了“母親似乎在與我們互動”。 ![]() ▲術前 ![]() ▲術后 1、GC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國際通用評估意識障礙嚴重程度的工具,通過睜眼反應、語言反應和運動反應三項指標綜合評分。 2、CRS-R(昏迷恢復量表-修訂版):專用于評估意識障礙患者神經行為功能的標準化工具,可區分微小意識狀態與植物狀態。
一個月后,在王文華主任的指導下陳龍主任醫師與陸維主治醫師為張女士在全麻下行SCS永久植入術。 ![]() ▲術后CT:電極植入位置精準 一年后隨訪顯示,張女士的GCS評分已提升至11分(M6V1E4),根據CRS-R量表:患者已經脫離微小意識狀態(eMCS)。 ![]() ![]() ▲患者目前已脫離微小意識狀態,正在行康復鍛煉 目前張女士已經能夠自主進食、遵囑完成動作,甚至呼喚家人的名字。“母親端碗吃飯的那一刻,我忍不住哭了……感謝昆山市中醫醫院神經外科,是你們讓我母親獲得新生!”兒子感慨道。
什么是SCS技術? ![]() “現代醫學不僅是‘救命’,更要救的是生活質量。”陳龍主任強調,隨著現代神經重癥救治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腦出血、腦損傷危重癥患者的有幸存活,以嚴重意識障礙(DOC)狀態生存的患者數量激增。脊髓神經電刺激術的優勢在于:1、不破壞神經結構;2、手術風險和創傷相對較小;3、可通過分步驟治療評估患者療效,先進行一期測試;4、若癥狀改善(意識水平提高),再行二期永久植入;5、可通過體外程控進行SCS系統參數調整。 王文華主任表示:“SCS并非簡單‘通電’,而是通過科學調控喚醒沉睡的神經網絡。”SCS是一項成熟的手術,目前已較為明確SCS(脊髓電刺激)對昏迷促醒是有效的。SCS(脊髓電刺激)是通過在頸髓C2-C4水平硬膜外放置刺激電極,脈沖刺激經上行網狀激活系統傳至大腦皮層,增加腦局部葡萄糖代謝率及腦血流,促進興奮性遞質釋放,增強意識沖動及腦電活動,最終達到促醒的目的。“這項技術為腦損傷患者提供了‘二次生命’的可能,更是對生命尊嚴的深刻詮釋。”王文華主任還指出:“SCS(脊髓電刺激)近年來在神經學和康復醫學領域備受關注。目前SCS的適應征較多,包括:1、促醒;2、緩解疼痛(帶狀皰疹等);3、改善肌肉痙攣(腦出血或腦外傷后);4、防止肌肉萎縮;5、增強肌力(腦出血或腦外傷后偏癱);6、改善二便控制;7、糖尿病足等。” 未來,昆山市中醫醫院神經外科團隊以SCS技術為刃,劈開意識障礙的迷霧,讓更多“沉睡”的生命重新感知世界的溫度。這不僅是醫學的進步,更是對“生命至上”理念的莊嚴踐行。我們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會有更多患者將有機會跨越意識深淵,擁抱新生。 ![]()
“昆中醫神經外科”的奮斗之路 昆山市中醫醫院神經外科在十年前已開展顱內動脈瘤的外科手術治療,是昆山地區最早開展該類技術的專科,經過十年的積累,市中醫醫院神經外科已成為昆山地區神經外科領域領軍科室。 一、2013年率先開展腦動脈瘤的外科治療,為破裂動脈瘤患者爭取了寶貴的搶救時間,昆山地區腦血管救治水平更上臺階; 二、2018年率先開展煙霧病的外科治療,填補了昆山市的技術空白,目前科室經過五年的沉淀,該技術已日漸成熟,截止目前成功治療數十例患者,無一例存在術后并發癥; 三、2018年底率先開展腦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的微創介入診療技術,在昆山地區率先進行臨床應用和推廣; 四、2018年率先開展神經內鏡下微創治療腦內血腫/腦室血腫,尤其新院區啟用后復合手術室的應用,大大降低了手術風險,提高了我市腦出血急救水平; 五、2019年在上級醫院的幫助下成功開展頸內動脈剝脫術,再次填補昆山地區頸內動脈狹窄外科治療的空白。 六、2023年成功開展首例神經內鏡下視神經減壓術; 七、2023年成功開展顱內神經刺激器植入術(DBS手術)并“開機”,填補昆山地區帕金森治療的空白; 八、2024年在昆山地區率先開展SCS(脊髓電刺激)為意識障礙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 來源:昆山市中醫醫院
|
共9條評分
,昆幣+9
熱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