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發表于: 03-19
, 來自:江蘇省0==
近日,自然資源部公布的
2024 年度國家級開發區
土地集約利用監測統計情況通報
在全國599個國家級開發區
參與的這場 “大考” 中
昆山綜保區、昆山開發區分別位居
工業主導型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綜合評價
排名全國第一和第三
👇
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是指對開發區土地利用狀況進行調查、分析,從土地利用狀況、用地效益、管理績效等方面評價土地集約利用程度,測算土地集約利用潛力的過程。目的在于全面掌握土地集約利用狀況,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為開發區優化用地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撐,也為開發區擴區升級審核、動態監管、規劃計劃管理及有關政策制定提供依據。
土地是發展的第一資源,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雖然有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但人均土地面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國發展必須立足于土地資源國情,因此,節約集約用地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并且是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方針。
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程度評價,應根據不同評價類型(工業主導型和產城融合型),從土地利用狀況、用地效益和管理績效等三個方面分析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總體狀況及不同級別、類型間的差異。
當前,昆山開發區正堅持“規劃的節約是最大的節約”,構建一套 “四調三退”為核心的綜改體系,并圍繞“光電產業園、精密機械產業園、昆嘉工業園、綜保區及青陽港城市片區”五大更新片區總體規劃,破解昆山開發區土地資源約束緊、利用強度低、供需匹配差難題,持續提升城市服務功能級別和空間承載力,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現代化園區城市格局和產業縱深。
在工作推進過程中,昆山開發區加強規劃引領,實行分類管控。開發邊界內,做細規劃、連片整備,以產業發展規劃為指引,堅持 “工業改工業”為主攻方向,對低效產業用地更新實施“分區引導、分類管控、分時推進”,并鎖定青陽港城市客廳、夏駕河科創走廊、蓬朗老鎮歷史風貌街區及重點產業更新片區,加強土地二級市場交易監管平臺管控力度。
加強數據統計,形成更新底圖。建立健全產業用地數據收集整理工作機制,對投資強度、產出效益、節能減排、環境影響、土地利用強度、載體空置率等地企信息開展全面摸底,整合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足三類低效產業用地情況,構建全要素評價體系和工作底圖,常態化推進全區企業信息數據庫摸底工作。及時總結存在問題,重點聚焦低效存量產業用地,梳理更新項目清單,為產業用地更新工作的持續推進夯實基礎。
錨定目標任務,制定更新計劃。開發區邊界內,采用集中摸排和滾動摸排相結合方式,對全區低效產業用地進行梳理,形成產業用地更新計劃。在實施時序方面,充分利用動態更新的產業用地更新計劃項目庫,排定即可利用和近中期可利用資源,為產業用地三年更新計劃提供有力支持。在實施范圍方面,立足五大更新片區,聚焦高端食品產業園周邊片區和中環內毗鄰青陽港區域兩大當前更新規劃重點區域,加快退二優二進度,以解決高端食品類產業項目及專精特新類產業項目用地需求。
下一步,開發區將緊扣“單一土地要素供應向綜合要素供應轉變、單宗地開發向綜合片區統籌開發轉變、單一政策工具向綜合政策工具轉變、部門單兵作戰向多部門協同作戰轉變”的產業用地更新總體要求,聚焦低效工業用地再開發、存量城市空間功能再提升,大力挖掘存量潛力,為優質產業導入、重點項目落地、城市擴容提質提供有效資源要素支撐,以機制創新為支撐,暢通收儲路徑、激發市場主動性,激活存量土地盤活利用的內生動力。
來源:昆山開發區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