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758539
太突然!
知名餐飲市值縮水超96%
多家門店接連閉店
提起火鍋
呷哺呷哺大家肯定不陌生
作為“連鎖火鍋第一股”
它在很多人心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近日
呷哺呷哺發布了業績盈警
在過去一年深陷經營困境
未能重返盈利增長正軌
這也已經是
呷哺集團連續4年虧損
累計巨虧超12億!
近日,呷哺呷哺(00520.HK,下稱“呷哺集團”)發布盈利預警稱,其預計2024年營業收入48億元,同比下滑約20%,凈虧損為3.9億元至4.1億元。
這也是呷哺集團連續四年錄得虧損。2021年-2023年,呷哺集團分別錄得凈虧損為2.93億元、3.53億元、1.99億元。
對于虧損原因,呷哺集團指出,主要是餐飲市場競爭激烈和受到消費環境影響,其營收同比下滑,中高端火鍋品牌湊湊仍然虧損,同時其閉店和減值損失約2.6億元。
在發布業績預告后的首個交易日,3月10日,呷哺集團股價開盤即下跌,盤中最高跌幅4.21%,截至14:58,股價報0.94港元,市值為10.21億港元。這距離其2021年2月11日錄得的最高市值294.64億港元,已經縮水了超96%。
從“連鎖火鍋第一股”
到股價不足一港元的“仙股”
屬于呷哺呷哺的高光時刻
黯然淡去
亟待“救贖式”變革力挽狂瀾
從平臺數據來看
短短8個月時間
呷哺呷哺與湊湊
共有100多家門店閉店
公開資料顯示,呷呷集團于1999年在北京創立,目前旗下擁有兩大品牌——平價火鍋品牌呷哺呷哺和定位中高端的火鍋品牌湊湊。根據2024年半年報,在2024年上半年,呷哺呷哺品牌尚能實現盈利,但是利潤出現下滑,而湊湊則依然虧損。在半年報中,呷哺集團指出,盡管湊湊采取了增加小份菜,增加會員優惠等多項積極措施,但是客單價較高的湊湊受到了消費環境較大沖擊,客流下滑。
呷哺集團旗下兩個品牌門店數量都出現大幅縮減。就在今年2月,湊湊位于廣州的首家門店天環店正式歇業。根據第三方平臺窄門餐眼,截至今年2月12日,湊湊在營門店為190家,呷哺呷哺門店為776家。而根據財報,截至2024年6月底,湊湊門店為245家;呷哺呷哺門店為826家。
不久前
湊湊火鍋門店還因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不合格
被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
近日,廈門市場監管局在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檢測出湊湊(天津)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廈門萬象城店(店鋪名:湊湊火鍋)的山藥,檢出咪鮮胺和咪鮮胺錳鹽超出食品安全標準限值。
咪鮮胺和咪鮮胺錳鹽屬于咪唑類殺菌劑,為廣譜性殺菌劑。長期食用咪鮮胺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有不良影響,可能引發消化道疾病、肝臟病變等。
不少昆山小伙伴
應該都吃過或聽說過
湊湊、呷哺呷哺
呷哺集團關閉大批門店
對昆山門店有影響嗎?
呷哺集團昆山店情況…
目前昆山有3家湊湊火鍋·茶憩
分別位于
萬象匯、金鷹、寶城大廈
還有一家呷哺呷哺
位于昆山招商花園城
kb君通過電話了解到
目前這4家門店均在正常營業!
這對昆山的忠實粉絲而言
無疑是個好消息
雖然呷哺集團近年來
關閉了全國多家門店
但是昆山并不在其中
反而在2023年
新開了湊湊火鍋·茶憩金鷹店
未來呷哺集團是否會在昆山
再次布局也猶未可知
對此,你怎么看?
快來評論區聊聊~
來源:新聞夜航、廈門市場監管局
大眾點評等
昆山論壇綜合整理
UID:246623
UID:1332766
UID:83428
UID:648384
UID:596995
賞
我要提現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完成支付
電話:0512-57993030工作日 8:30-17:00在線廣告熱線:18012662666緊急聯系:18888186330
昆山阿拉丁網絡傳媒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2014-2019 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00152 蘇ICP備10046361號-25
未經昆山論壇官方授權,任何APP及第三方平臺嚴禁轉載及使用昆山論壇內容,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