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發表于: 2024-01-09
, 來自:江蘇省0==
城水相依,人水相親
水城相融,景城相伴
近日
環城濱江綠道(一期)工程建設完成
一條串聯生活、樂趣、自然的生態環線
已悄然聯通
2023年,我市以建設“公園城市”為目標,全面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把打造“一鏈一帶”慢行體系列為市重點實事工程,高標準實施56公里昆山之鏈慢行環線工程,著力打通39公里中心城區環城濱江綠道,并結合“昆小薇·共享鹿城”專項行動,為市民提供生態健康、功能復合、互聯互通、可達性強的綠色休閑環境,充分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質。
環城濱江綠道以中心城區北環城河、葉荷河、婁江、青陽港等水系為骨架,重點圍繞39公里濱河沿線綠地實施綠道貫通、節點提升,打造內外連通、功能延伸、資源開放的共享活力環。
環城濱江綠道(一期)工程位于北環城河沿岸,北側為玉城新城至皇倉涇河,南側為亭林園至青陽港,總長約3.8公里,自西向東串聯我市老城區亭林園、濱江公園、青陽港生態廊道等多處門戶節點,打通被封閉和阻隔的濱水岸線,溝通了11個社區,串聯了15個景觀節點、更新了5處橋下空間,重塑沿岸景觀節點與活力空間,就像是鑲嵌在城區的一條“翡翠項鏈”。
一期項目的完工,打通了北環城河畔的慢行斷點,基本連通了傀儡湖--廟涇河--張家港河--北環城河--青陽港十公里的濱水活力慢行網絡,通過連接森林公園、亭林園等大型公園,與多處新增“小薇”綠地空間,構建了點線融合、便捷通達的濱水公共休閑網絡,用一條道串起了一片綠,為市民們提供了親水平臺和休閑運動好去處,也“串”起了綠色生活。
從波光粼粼的湖面
到綠意盎然的綠道
人水城融合的美好畫卷
正徐徐展開
針對圍墻緊貼駁岸、腹地有限等不利現狀
與附近居民廣泛溝通探討
以水上棧道、休憩平臺、景觀橋梁等方式
形成特色步行與觀景體驗
實現綠道全線貫通
讓市民零距離感受綠色生活
同步建設休閑驛站、兒童游戲空間等配套設施
打造“全齡友好”公共空間
為沿線居民濱水休閑提供便利
讓幸福生活觸手可及
隱身于密林之中的驛站
為市民提供了一處休憩的安靜場所
驛站外廊開向北側水面
視野開闊
可以欣賞到城市優美的天際線
通過濱水步道與水上棧道建設
聯通北環城河濱河景觀帶
以生態海綿、共享暢行、活力水岸三個段落
構建安全有序、自然健康、活力暢通的
水岸邊界
打造連接城市與自然的共享“綠帶”
讓“推窗見綠、開門進園”的美好愿景
從“規劃圖”變為“實景圖”
利用騰退綠地及現有綠地形成開放濱水空間
利用水岸高差
合理設置綠色空間與親水空間
滿足不同人群需求
通過橋梁的連接
讓原本暗淡的邊角立馬成為了景色的交匯點
橋上橋下,相映成趣
傳承昆山老城記憶
充分提取亭林片區歷史文化元素
打造兼具古典與現代風格的
中心城區活力濱江廣場
更新5處橋下空間
將昆山特色歷史文化融入
墻面、欄桿、構筑物、景觀小品等設施
讓城市更有質感
打造標志性景觀節點
以詩經中“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的荇菜為靈感
搖曳生姿
賦予濱江綠帶生動與情感
夜幕降臨
華燈初上
跟隨光的線條漫步濱江河岸
疲憊隨風消散
藍綠交織、水城共融
濱江綠道塑造著城市肌理
充滿綠色、閑適的“氣質”
這里有自然的慷慨、人文的浪漫
也有拐角的驚喜、不期的相遇
行走其中
去感受熱氣騰騰的生活
和五彩斑斕的冬日腔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