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發表于: 2024-01-14
, 來自:江蘇省0==
近日,有市民來電反映,紫竹路某美容店未經批準擅自開展醫療美容活動。經查實,該店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店內美容師穆某在未取得《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及其它衛生技術職稱(資格)證書的情況下,使用“細胞夾”為顧客進行祛痘治療,該行為屬于非醫師行醫。
上述行為違反了《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相關規定,昆山高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依法對該店作出處罰款9萬元的行政處罰、對穆某作出處罰款2萬元的行政處罰。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為進一步規范醫療美容市場秩序
昆山高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
持續開展美容機構全覆蓋檢查
嚴厲打擊醫療美容行業違法違規行為
為依法合規醫療美容機構健康發展
提供更為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為消費者“安全美、健康美、放心美”
構筑更加堅實的屏障
開展醫療美容普法宣傳活動,通過集中宣傳、入戶走訪等形式,在社區、商圈等人員密集區域發放科普資料,解讀醫療美容和生活美容的區別,增強居民群眾對醫療美容服務范圍和合規機構的辨識能力。暢通投訴舉報途徑,發動社會力量,推動形成對醫療美容違法違規問題的共治合力。
開展美容機構法律法規培訓,通過醫療美容領域典型案例分析違法行為及法律后果,對衛生許可證、健康證等“證”“照”辦理提供指導,提升從業人員法律意識,促進美容機構依法誠信經營。
截至目前,累計開展普法宣傳122家次、發放宣傳冊247份、指導58家美容機構辦理衛生許可證、督促91家美容機構完成工作人員健康證辦理。
加強與市衛健委、市監部門的聯動協作,建立健全線索問題移送轉辦工作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協調解決案件辦理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增進交流互動,提升執法水平。細化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程序,完善與公安機關之間案件移送、雙向咨詢、情況通報、信息共享等機制,及時將涉嫌非法行醫罪的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強化信用約束,加強處罰結果通報,通過“信用昆山”等平臺,對從事非法行醫活動的美容機構進行公示,不斷增強行業透明度。
截至目前,累計開展聯合執法11次、開展案情聯席會議5次,組織衛健執法人員集中培訓8次。
按照分級負責、屬地管理、聯合監管的原則,對美容機構非法行醫、未辦理衛生許可證擅自經營、工作人員未辦理健康證等多發性問題開展專項檢查,力爭“進一次門、查多項事”。
對存在問題的醫療美容機構進行“回頭看”,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違法行為堅決嚴肅查處,切實保障居民群眾身體健康,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醫美市場經營秩序。
截至目前,累計檢查美容機構188家,發現無衛生許可證擅自經營、從業人員無有效健康證等機構32家,發放責令整改通知書29份,對于美容機構行醫的行為立案4起、罰款26.78萬元。
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它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
醫療機構必須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從事醫療美容的醫生必須具有《醫師執業證書》和《醫療美容主診醫師資格證書》。商家需在營業執照規定的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在沒有醫療機構許可證的情況下,違法提供場地或參與從事醫療美容活動,將給自身帶來行政處罰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