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誠信的人生準則,做一輩子鄉村體育教師
1996年,周偉華放棄分配在城市教書的機會,毅然回到母校昆山市正儀中心小學校。自參加工作以來,她一直用誠實守信的實際行動,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名同事和學生。當時,周偉華一周要帶24節體育課,并擔任班主任,繁重的教育教學工作讓她一下子瘦了6斤。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勸她不要太拼命。她說:“沒事,不過是瘦了一點,就當減肥,我要對我們的孩子們信守承諾,讓體育帶給他們快樂。”
任教鄉鎮小學,周偉華的教學無人指導。從1996年開始,她就托外地的朋友找來體育名師的錄像帶,一遍遍地揣摩學習。白天教學、訓練任務繁重,周偉華就挑燈夜讀,鉆研教學與課題,天天只睡6小時,周末不是學習,就是趕赴各地拜師學藝。多年扎根一線,她先后四次放棄調入城區學校的機會,心無旁騖地潛心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實現由學習型教師轉向研究型教師,再向創新型教師的嬗變。“這里雖然是鄉村,條件艱苦,但這里是我成長的根基,堅守農村,一輩子做鄉村體育教師,我很幸福!”周偉華自豪地說。
打造誠信文化品牌,做鄉村教育的守望者
“土扶可成墻,積德為厚地。”多年來,在周偉華等老師的共同努力下,通過深入開展誠信教育,為學校師生架起了一座誠信做人的道德橋梁。如今,走在校園里,誠信文化已成為學校品牌,給學校帶來了內涵發展的收獲與喜悅。
周偉華是辛勤工作的表率,早上6:20到學校已成為周偉華26年來的工作習慣。學校門衛曾深有感觸地說:“這么多年天天第一個到校,她是我們看到的最有毅力的老師!”伴隨著學生的健康成長,多年積勞讓周偉華的身體出了問題,她患有嚴重的頸椎側彎和干眼癥,家人和朋友都勸她輕松一點。她卻說:“看到孩子們上課時的笑臉,我做什么都值得。”
投身校園足球,做娃娃足球逐夢天使
一直以來,周偉華堅持“讓每一個鄉村孩子都能夠健康快樂地踢球”的夢想。她建立的“靈動足球”品牌被立項為江蘇省“十二五”教研課題。她構建了一套科學合理的足球課程體系和操作體系,推進校園足球的普及、提高與發展。曾有家長說:“從小學一年級就有足球課,這里的體育老師真了不起!”
一盞燈只能照亮一丈方圓,點亮無數明燈卻能照亮整個星空。周偉華不斷總結自身教育經驗心得,先后編寫了兩本專著,開發四套教材,發表了八十多篇論文,在全國各地上了一百多節公開課,各類評優課獲一等獎三十多次。2019年被江蘇省教育廳派赴英國參加體育課堂交流。在她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80后”“90后”青年老師加入她的行列,做鄉村教育守望者。“每一次賽課,她總是一遍又一遍給我們精心指導,不求名不求利。每一件事,她都堅持做、帶頭做,我們喜歡和她共事。”同事徐靖這樣評價周偉華。
熱心公益事業,讓誠信教育成為學生“成長營養”
在周偉華看來,德為立身之本,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是教育的首要責任。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準則。
多年來,她一直以誠實守信為行為準則,要求廣大學生把“誠信做人”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在教學中努力弘揚誠實守信的優良傳統,培養誠實守信的優良品質,從而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2021年6月,她給新疆阿圖什市昆山育才學校的孩子們捐款1萬元購買各類體育器材,又給新疆的體育老師們做公益講座、贈送材料。她帶領團隊多次深入亭林社區、昆山集善之家等幫助殘障兒童、殘障人士舉行體育康復訓練、體育競賽等。現在,她加入“昆山嘻哈健身公益團隊”,每天用自己的行動在社會上傳遞體育人的力量!她說:“人活著總要為社會做一點事情。”
2022年1月,江蘇省第二批“蘇教名家”培養對象名單公布,共有50位名師入選,周偉華榜上有名,她表示:“教育,如何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扛起擔當,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優質教育,點燃他們的體育夢想,我們責無旁貸。要用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