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供我們使用這項高科技,太感謝了。以后出門坐公交,我可以自己‘看’啦!”顧先生是昆山首批經專業人員評估、培訓、綜合考評,簽約后完成智能助盲輔具適配的視障人士之一。
戴上智能助盲設備,視力殘疾的顧先生能夠“看見”世界。帽體上的攝影頭是助盲帽的“眼睛”,可以協助視障人士行動。帽檐上方嵌入了6個功能按鍵,對應不同的主功能,便于使用者操作。“這款智能助盲輔具還有視頻通話功能,比如我要導航到哪個站點,導航識別不到,這時我就可以和家人或者客服‘視頻連線’,他們指揮我到達目的地。”顧先生說。
作為一款新型無障礙智能助盲輔具——智能助盲帽具備遠程視頻導盲、超聲波避障防撞、AI智能識別等高輔助性功能,可以很好地解決大部分視障人士所遇到的出行和生活難題。據了解,助盲帽能自動播報50米至200米范圍內道路、公交車站、地鐵站、醫院、公共廁所、便利店等生活場景信息。同時,親友還能通過配套APP制定出行路線并發送至助盲帽,使用者可在語音導航指引下出行。
為貫徹實施無障礙環境建設法,進一步賦能殘疾人,昆山市殘聯積極探索“科技助殘”新路徑。在昆山市慈善總會和昆山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支持下,昆山市殘聯匯聚社會資源,目前為首批50名視障人士提供了智能助盲帽。其中,“智能識別”閱讀功能(文字識別、物品識別等)使用頻率最高,特別是新升級后的“物品識別”,累計使用率已超過99760人次,使用人數達100%。智能助盲帽還具有“助盲出行”“防撞避障”“文化娛樂”“隨意走”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