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lee
:應該要借,可以少一點
說不定你錯過了一個億[表情]
(2025-01-21 13:31) 
不存在錯過一個億

現在回想我其實也是有選擇性的,可能我內心認為他不靠譜,因為其他兩個朋友我都有多次借錢給他們的經歷(一個也是中學同學,也是和這個朋友一起玩的;還有一個是另外一個村的,后來一起工作認識的,我都借錢過給他們倆,因為他們倆在我心目中是靠譜的,其中一個在10年前最多一次借了15W,,都沒有手續的,一個電話,就打款到他賬的,但是他們說什么時候還,就是什么時候會還的,即使有可能要延后也是提前說的,如果我需要用,明確可以貸款或者別處借了還我)。說實話,在我的信任度內,也只有這兩個朋友我會放心借錢給他們,因為我是充分相信他們的,同時老婆也是同意認可的,因為我老婆也都認識,后來也證明了我的判斷是準確的。其他人,我基本上沒有借錢出去的。兩年前,有一個泛泛之交的朋友,他說家庭困難,要借錢,說要1萬,我內心是不想借的,但是抹不開面子,就找理由,借了2000元,當時就是不準備要的。實際后來要了兩次,都沒有結果

另外有一個也是學校隔壁班的校友,在昆山工作(在同學群內知道的,后來因為近,就有聚聚的),有一次快過年了,他打電話給我,要借錢,我還是很果斷的拒絕了,因為不經常聯系,只是老鄉校友,好久沒有聯系,聯系了就借錢,這個有點讓人不舒服,關鍵是他這樣的狀況,老婆也不會同意借的,同時我能夠預見到,如果這筆錢借出去,估計兇多吉少。因為后面發生了一件事情:他家人和人起爭執,打了對方,對方報警了,他家人要被拘留了,他找到我,讓幫忙“撈人”,我找了人,最后協商沒有拘留,事情解決了,后來就沒有后來了,當時是說了好多好話。實際上,我找人都是欠人情的,也要事后表示的。所以,這個事情上也能夠做出某些分析判斷。當然,今天說這個不是說要干嘛,即使再發生,能夠幫的,我還是會幫的,因為幫忙本來就不是為了回報。

我預見了可能會發生的,所以判斷是很重要的,不能憑感覺來。


[ 此帖被昆山第一號在2025-01-21 14:31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