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寶寶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無法上幼兒園怎么辦 昆山寶寶喜歡撕紙、亂畫
[paragraph] 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些特殊兒童入學攻略,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家長和老師。 當孩子在課堂上打破了安靜的課堂氛圍時,不要緊張,我們可以從一下幾點來做: 1.穩得住 如果是不影響正常教學的小動作,比如孩子撕紙、小聲說話,建議陪讀父母適當忽略,不做干預,減少孩子的壓迫感。當孩子出現嚴重打擾教學的行為時,比如尖叫、轉圈、用力晃動桌椅、唱歌、離座等,陪讀父母一定要平靜地積極處理,不要批評或大罵孩子,而是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用轉移孩子注意力、提供幫助、帶離現場等方法,幫助孩子停止不適當的行為,維護好融合環境。比如,當孩子尖叫時,可以輕輕拍他的手臂,提示他保持安靜。如果孩子課上到一半突然跑到講臺上,陪讀父母千萬不要追著他跑,否則孩子會以為父母是和他玩兒游戲而更加興奮。陪讀父母可以從教室后門走出去,從走廊繞到教室的前門,站在門口用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吸引他回到座位上,或者將他暫時帶離教室。當孩子情緒失控時,可以幫助他調整呼吸,引導他做深呼吸,3次為一組,做3~5組;提供白紙等宣泄物,讓他用來涂鴉或者撕碎,給他提供一個宣泄的渠道。如果情緒嚴重失控,建議陪讀父母把孩子帶離教室,交給學校的特教資源教師進行處理。 2.看得明 孩子的每一個行為都有背后的原因和功能,父母一定要思考,孩子在用尖叫表達什么,有什么用處?一種行為有逃避(避免)、獲得他人關注或實際物品、自我刺激等幾個方面的功能。父母看懂孩子行為的原因,可以提前預防、幫他建立正確的行為或替代行為。有的孩子晃動椅子,是為了尋求別人的注意,父母在家里需要更加愛孩子,增加親子游戲的時間,只要孩子出現適當的行為或是減少不適當的行為,都要大力表揚。只要晃動桌椅沒有嚴重打擾課堂秩序,這種尋求關注的方式盡量忽略,這樣他就會明白通過晃動桌椅是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的,從而減少晃動桌椅的行為。還有的孩子通過晃動桌椅來逃避無聊或是有困難的任務,這個時候要吸引孩子的注意,或是拆分任務的難度。只有看懂孩子的行為,才能更好地處理問題。 3.能接納 陪讀父母在處理孩子的不適當行為前,要先考慮這個行為是否真的是問題行為,是否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有些被父母和老師定義為問題的行為:如孩子左搖右晃地聽講或是時不時站起來聽講,他的注意力在老師身上,而且沒有打擾到其他同學,建議老師、父母和同學接納,如果一味壓制反而會助長這種行為。 調節關系首先,父母要主動、坦誠地和老師介紹自己孩子的情況,不要回避孩子的問題。如果瞞著、藏著不說,會造成老師誤解孩子,不能提供合適的方法、爭取到更多的資源。其次,要和老師多溝通,共同商討孩子在學校的發展目標,告訴老師自己對孩子的期望,認真傾聽老師的意見,信任老師。父母和老師教育理念、目標一致,孩子才能獲得最大的支持。最后,孩子的父母在隨班陪讀時,要讓自己成為學校的一個“資源”,比如可以主動帶領孩子們做游戲、做活動;擅長手工的父母,可以在家長課堂里教孩子們做手工。要關心班級里的老師和所有孩子,不要只關注自己的孩子、只把自己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融合教育需要雙方共贏才能持續發展。在遇到沖突時,首先要想到保護好融合環境,支持老師和學校的決定,才能獲得老師更多的支持。還要盡自己最大力量配合學校,營造好雙方共贏的融合環境,這是爭取其他父母接納和理解的基礎。有的父母把責任全推給學校,既不陪讀,也不請陪讀老師協助,導致孩子的行為嚴重干擾正常教學,引起其他學生父母的排斥。如果孩子沒有傷人行為,家長可以帶領孩子,盡最大努力和孩子的家長們相處好關系,讓家長們了解到自己孩子的情況,同時讓她們了解到不會傷害她們的孩子,同時有自己的陪讀,課堂紀律方面也會有良好的保障。 聯系人:趙老師聯系方式:18361961770(微信同步)15162319712 地址:昆山市花橋鎮綠地大道255弄1號樓203-204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