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在規模盛大的首屆蘇州全球招商大會上,時不時就能見到手捧一杯咖啡的參會嘉賓。湊近一看,你還能發現杯身上印著的城市Logo,“宣示”著這杯咖啡的來源——蘇州昆山。
沒錯,你手邊正在喝的咖啡,約六成的咖啡豆都在昆山烘焙。
一個禮拜前的4月20日,昆山綜合保稅區內,目前國內咖啡行業已投產的產能最大的單體咖啡烘焙基地——瑞幸咖啡(江蘇)烘焙基地正式開業投產,年烘焙生產加工咖啡豆3萬噸,預計年產值15億元,占全國咖啡烘焙產能近20%。
該烘焙基地是瑞幸咖啡目前最大的一筆生產性投資,集生豆倉儲、分撥、烘焙、包裝及銷售于一體,同時應用了尖端智能設備,實現生豆處理、烘焙包裝、倉儲物流全流程自動化生產,將新質生產力貫穿生產的各個環節,實現了從鮮果到咖啡的垂直供應鏈深度整合。
正如4月26日“秦朔朋友圈”發布的推文標題中所言,“在昆山,瑞幸挑起了咖啡競爭第二曲線”。文章想表達的觀點,大抵是在多數行業內,入局者都想低成本低投入地“輕裝上陣”。而現在,從這個新投產的烘焙基地來看,瑞幸正積極謀劃供應鏈,向供應鏈要品質、向供應鏈要效率,這就是“轉向競爭的第二曲線”。
不僅僅是瑞幸咖啡一家慧眼相中昆山。2023年9月19日,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在昆山開園,產業園包括咖啡烘焙工廠、整合物流中心、體驗中心等,涵蓋咖啡豆進口、烘焙、包裝、儲存、物流,實現了“從生豆到咖啡”垂直產業鏈的規模化整合。
自2020年3月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項目簽約以來,星巴克先后追加兩輪投資,總投資額約2.2億美元,是星巴克在中國打造咖啡生產和物流基地的最大投資項目。
一個是世界500強行業龍頭星巴克,一個是中國市場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瑞幸咖啡,國內外咖啡“一哥”相繼落戶開業,不約而同將自己命運發展的種子“根植”在了昆山。一時間,“做咖啡到昆山”成了行業內的熱門話題。很多人不禁發問,以制造業聞名的昆山,如何在短短幾年之內,“無中生有”打造了極具競爭力的咖啡產業鏈?不產咖啡豆的昆山,到底有著怎樣的魅力,成為口口相傳的“咖啡硅谷”?
首先是戰略眼光——從上世紀用“臉盆裝咖啡”到站上千億級“咖”位,昆山用了不到四十年時間。秉持“拆筆記本招商”的理念,缺什么,昆山人就招什么,構建起了超7000億元的電子信息產業鏈。同樣的辦法,也適用在了咖啡產業鏈上。眼下,從咖啡豆進出口、咖啡豆烘焙、到機器設備的制造和建立品牌銷售端,昆山敢闖敢試,不斷抓住機遇。這樣的眼光和戰略布局,更體現了昆山人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辦事決心和韌勁。
其次是營商環境——熟悉咖啡的人都知道,咖啡的風味好壞,除了要看豆子,還取決于烘焙的火候。創業亦然,企業家們要充分考慮當地的產業配套、區位情況和政策優勢。
以星巴克為例,從星巴克團隊首次到訪昆山到正式投資簽約,僅用7個月,從投資簽約到破土動工,僅用8個月。“我5月來到這里,只是部分完工,不到半年,項目全部完成,太不可思議了。”星巴克全球首席執行官納思瀚在產業園開園儀式上的感嘆,就是答案。
對于剛剛投產的瑞幸咖啡,瑞幸咖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郭謹一也深有感觸,伴隨著這座智能化、自動化、綠色可持續的咖啡烘焙基地落成,標志瑞幸高品質供應鏈構建起全新里程碑,并為瑞幸咖啡全國16000多家門店提供更強大的品質支撐力。得益于昆山一流的營商環境和高效的政務服務,從2022年12月開工建設到開業投產,瑞幸咖啡僅僅用了16個月,提前了近一年的時間。
“咖啡生豆貿易其實還是比較繁瑣的,我們需要聯合海關、船舶公司,還有國內的一些檢測機構進行合作,昆山就主動想在前,幫助我們企業走出去,一同改善經營環境,這一方面是其他地區招商所沒有的。”昆山熠果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合伙人黃正浩說。
2020年,熠果國際與法國路易達孚集團抓住了中國咖啡市場高速發展的機會,在昆山合資設立了昆山熠果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并且把亞太區咖啡生豆交易中心設在這里。這里輸出的咖啡豆,可以做十億杯咖啡。“用廣告語的形式說,這些咖啡杯連在一起,可以繞地球三圈。”黃正浩提及。
諾丁頓咖啡總經理唐旭凱同樣感同身受,他說,就像我們開設店鋪,需要辦理各項執照,涉及與市場監管、行政審批、稅務部門的銜接、溝通,昆山對企業后道的服務,是比較完備的。在與昆山的交流和接觸中感受到,昆山不僅是看重國外大企業,像諾丁頓這樣的國內新生勢力,昆山還是一樣幫助我們企業宣傳推廣等,可以看出昆山想要做大做強咖啡產業的決心。
“很慶幸,我們在昆山找到了‘最佳著陸點’。”這是咖啡產業內企業家們的心聲。有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這股“風”,“昆山咖啡”的味道越焙越香。
最后是昆山的產業基礎——對于新賽道的搶占,新空間的開辟,昆山就是這么的“穩準狠”。從一顆咖啡生豆到一條千億級產業鏈,雖然不具備咖啡基因,但作為連續19年位居全國百強縣第一的昆山,工業實力不容小覷,也得益于昆山強大的制造業基礎、便利的進出口環境,還有臨滬等交通區位優勢,昆山“造”咖啡的能力有目共睹。
時至今日,昆山咖啡年烘焙能力達6.3萬噸,幾乎囊括全國60%的生豆烘焙量,并構建起集貿易分撥、平臺交易、研發烘焙、品牌銷售、咖啡設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生態。
當前昆山正緊扣“2+6+X”產業布局,統籌推進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特別是將咖啡產業作為重要發力點,圍繞“全產業鏈”與“國際化”兩大特色,通過聚“豆”成“鏈”,打造千億級咖啡產業鏈。
如今,昆山引進了星巴克、瑞幸、億政咖啡、越南中原咖啡、日本三井物產、瑞士蘇可菲納等30余家咖啡頭部企業。而且,這些企業的發展需求和眼光都與昆山瞄準的賽道不謀而合。
以唐旭凱的話來說,像他們這樣的新生勢力,伴隨了昆山咖啡產業的壯大,也見證這條咖啡產業鏈的完善,借著這股東風,越來越多的人,會喝上昆山產的咖啡。
來源:昆山開發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