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思言是昆山康橋學校一名高一學生,平日里,在父親楊銀劍的帶動下,喜歡負重跑等運動。前不久,為充實女兒的假期生活,也為了鍛煉女兒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楊銀劍和女兒商量,帶她報名參加夏季登山運動,目標是被譽為“冰山之父”的西昆侖山脈第二高峰——慕士塔格峰。
“雖然慕士塔格峰不如珠穆朗瑪峰名氣大、高度高,但具備缺氧、低壓、強紫外線和低溫等特點,也是全球登山愛好者心中的圣地,尤其對缺乏登山經驗的愛好者來說,具有標志性意義!睏钽y劍說,起初,自己心中也有些忐忑,不知道女兒能否成功完成任務。
更讓楊銀劍有些底氣不足的是,自己雖然有登山經驗,但早年因腳傷和登山運動留下后遺癥,一只腳走路不穩,自己發揮的作用畢竟有限。
擔心歸擔心,但出發的腳步十分堅定。7月2日,父女二人從昆山趕到新疆喀什,在與登山團隊會合后,開始分階段進行環境適應性拉練。從3000多米、4000多米,到5000多米、6000多米,登山隊員一上一下反復訓練,直至身體開始逐漸習慣低壓、缺氧的高原環境。
在參加第二次拉練時,楊思言已經開始出現高原反應,不僅頭暈乏力,而且一吃東西就吐,并嚴重失眠,讓楊銀劍揪心不已。好在兩三天過后,楊思言開始慢慢適應,身體癥狀有所減輕,父女倆又開啟了新的跋涉征程。
這之中,從4400米的大本營爬到C1營地無疑是最嚴峻的考驗之一。雖然爬升高度只有1100米,但穿越行程達3.5公里,而且要經過最復雜的碎石地,稍不注意,就有踩空滑落的風險。
雪山之中,氣候變幻莫測,在接近零下30攝氏度的天氣下還下起了雨。身高一米六五、體重卻只有45公斤的楊思言堅持自己背著重達10公斤的物品包,帶著水、食物和登山靴等,跟在隊伍中小心翼翼地行走。
“雖然我們都穿了專業登山羽絨服,但渾身還是感到一股刺骨的寒冷,雙腳就像穿著襪子踩在雪地里!睏钏佳哉f,只能低著頭使勁往前走,通過運動來提高身體熱量。
隨著體力消耗不斷加大,很快楊思言便出現腳疼、脖子疼和雙肩疼等情況,行走速度不斷放慢,喘氣的聲音也越來越粗,她甚至一度產生了放棄的念頭。
楊銀劍看出了女兒的疲態,一邊在旁守護,一邊不停地給予鼓勵:“在今后的人生中,你還會遇到各種各樣未知的困難,如果輕易就放棄,成功從何而來?”就這樣,在這段一般需要五六個小時的征程中,他們父女足足花了12個小時。
由于長期暴露在低溫環境之下,楊思言出現了失溫癥狀,身體對抗低溫的機制失效,意識也變得有些模糊不清。好在快速撤退到營地后,經過數天的護理和休養,她的身體開始慢慢好轉。
這一次的經歷“激將”了楊思言,徹底點燃了一顆年輕且頑強的心。
“爸爸你放心,我一定會登上去的,就是爬也會爬上去!”楊思言原本白凈的面龐開始多了兩抹高原紅,嘴唇也有些干裂,但眼神卻無比堅定。
狀態剛好一些,楊思言便按捺不住躍躍欲試的心。得知第二天團隊中有幾位成員計劃組隊率先出發后,楊思言找到父親商議,決定一個人跟去試試。雖然內心有些放心不下,但楊銀劍也被女兒的勇氣和堅持所打動,最終應允下來。
人生就是一段未知旅程,總有出其不意的打擊。就在楊思言費盡千辛萬苦,終于跟隨大家到達6200米的新高度,即將為沖頂做準備的時候,不想由于天氣原因又被迫撤回到3000米。這意味著,她12個小時的徒步成果全部成空。
“我在心里暗暗對自己說,不管怎樣都不能放棄,不然前面的堅持和努力就都沒有了意義。”楊思言說。
根據天氣預報,結合經驗性氣象觀察,全隊在7月21日凌晨迎來沖頂新窗口。所有人都很興奮,大家幾乎一夜沒睡。
凌晨1點,簡單梳洗的楊思言和楊銀劍全副武裝,迎著風雪奮力向上攀爬。雪山的黑夜異常寒冷,衣服沾上的水汽開始慢慢結冰。頭頂燈的光亮在皚皚白雪上發出亮眼的白光,登山靴在積雪里踩出的腳印深達20多厘米。
整個山脈上,只聽到咆哮的風聲和大家混雜的喘氣聲。即使體力再好的人,也需要時不時停下來休息一陣。
看著瘦弱的女兒背著遮住后背的巨大雙肩包,在風中弓著背,拖著沉重的腳步努力向上爬時,楊銀劍突然有點反悔了:“她還小,我為什么要帶她來吃這種苦,萬一孩子有個三長兩短該怎么辦?”
楊銀劍的擔心不是多余的。除了又困又餓又冷的考驗外,慕士塔格峰還存在不少或明或暗的冰裂,有些被積雪覆蓋,更具有迷惑性,萬一踩空后果不堪設想。
楊銀劍只能一步一步緊緊跟在女兒身后,想通過貼身陪護,給女兒傳遞無形的精神力量!暗阶詈,感覺眼睛都快睜不開了,完全是憑借意志往前走。”楊思言說。
沒想到,就在最后千余米沖刺的時候,楊思言突然像“充了電”一般精神大振,越走越快、越爬越前,慢慢將楊銀劍甩開了幾百米。最終,在歷經7個多小時的跋涉后,楊思言以隊伍中上位置成功登頂。
碧藍如洗的天空下,茫茫雪山一望無際,身處其中的登山者如同一塊塊鉆出積雪的高山之石。父女倆相視一笑,在“冰山之父”的最高處留下了足印和照片。
“那一刻,感覺人在大自然面前多么弱小,也更體悟到生命的意義。我和女兒說,你真的做到了,你是爸爸的驕傲!睏钽y劍說,等下山時,女兒才告訴她,其實登山之前她剛迎來了生理期。
所有的艱辛和忍耐,都是為了最美時刻的綻放。每一次挑戰極限,都鐫刻人生的高度。
作為昆山花橋一名民營企業家,楊銀劍曾三次創業,最難的時候和妻子“數著硬幣過日子”。如今,他和同伴創辦的“炫生活服務平臺”連續3年實現平臺收入超2000億元,研發的“鄉村振興大數據中心平臺”獲國家級表彰。其本人也獲評“改革開放40周年昆山市優秀民營企業家”,并由于熱心公益事業,曾多次坐飛機往返多國幫助對接緊急醫療資源,被稱為“昆山飛人”。
“人生的底色是永不停歇的奮斗,是困難面前的不屈不撓,是達成目標后的滿足快慰。我希望,這是我在陪女兒登山過程中傳遞給她的信念!睏钽y劍說,如果有機會,將來他還會帶女兒一起攀登珠穆朗瑪峰,閱覽更多壯美風景。
來源:第一昆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領紅包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