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高處俯瞰,約77個足球場大的立訊昆山數字產業園內,數十棟廠房、辦公樓和員工宿舍樓鱗次櫛比,蔚為壯觀。20多公里處的上海青浦區,華為全球最大研發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計劃于2024年年中啟用。
新型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在奔涌的數字經濟浪潮中,新型工業化是數字技術推動和支撐的工業化,數字化成為新型工業化的時代特征。
在皇裕精密技術(蘇州)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車間,60余條自動化產線齊頭并進,一眨眼工夫,原材料就變成汽車的零部件,每天可生產6萬個電子連接器。生產線上自動化設備正不停地“吃”數據、“吐”數據,各個環節產生的海量數據全部匯入云端,多層次指導企業的生產經營。
皇裕精密是一家扎根錦溪20余年的臺資企業,隨著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和需求增長,帶動相關訂單上漲,企業年產值不斷提升,然而也面臨生產成本控制不透明、不精細等難點問題。
乘“數”而上,向“新”而變。皇裕精密技術(蘇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緯說,在錦溪鎮的支持和推動下,皇裕精密成立專門的資訊團隊,成功導入ERP、MES、PLM、SRM等多套信息系統,并在原有管理流程上進行多次二級開發與深化,全面推進信息化與數字化改革,生產效率提高25%、生產成本降低15%,獲得“智能車間”“上云企業”等多項稱號,實現了從消費性電子零部件生產向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的轉型發展。
“專精特新”企業作為中小企業中最具創新潛能的主體,有利于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錢璽表示,錦溪鎮綜合用好各級政策,以及科技貸款等資金的引導、帶動、放大作用,持續為創新型企業發展“聚力降負”。此外,用好科技鎮長團、新能源新材料創新平臺等資源,進行網格化聯動走訪,摸清企業研發動向,通過梯度培育、精準施策,助力企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
2023年,建皇光電、皇裕精密等錦溪企業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技含量、市場占有率、產出效益全面提高。而同樣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寶錦激光是國內率先涉足汽車拼焊的民營企業,自主研發的全自動激光拼焊設備在預定位技術、對中技術、焊接中料片固定等多方面達到領先水平,打破國外品牌壟斷格局,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二。2023年,寶錦激光首次獲批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計劃每年投入科研經費占當年銷售收入3.5%以上,持續推進新產品和新技術研發,激揚創新發展新動能。
春節期間,昆山思特威集成電路有限公司車間依然繁忙有序,100多名員工留崗值守,晝夜不停趕制一筆近兩億元的訂單。2023年,思特威再投資3億元,建設晶圓測試項目,預計今年銷售額將增長400%。
作為上市企業思特威(上海)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昆山思特威是一家從事高性能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研發、測試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高端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的測試和加工,可滿足十億顆芯片測試出貨的產能需求。
2017年,因看重錦溪位于其上海總部與蘇州、昆山供應鏈企業“三角形”中心位置的突出優勢,并被錦溪優美的生態環境吸引,抱著“試試水”的心態,租下了一間1000多平方米的測試廠房。此后,昆山思特威年年增資,至今已累計投資10億元。
這是政企共贏、雙向奔赴的甜美果實,也是錦溪鎮擔當作為、用心護商的有力體現。“政府非常支持,不然我們不會一直發展下去 。”昆山思特威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廠長張雅凱說,每個月,錦溪相關部門都會主動走訪問需,針對企業能源保障、人才招聘、場地擴充等問題總是第一時間落實解決。
目前,昆山思特威已租下3棟獨立廠房,面積擴大15倍。在錦溪鎮相關部門的積極爭取和促動下,企業還獲評蘇州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蘇州市市級示范智能車間、蘇州市瞪羚企業等,獲得更大政策扶持。
認準方向,一往無前。錦溪找準自身生態優勢,聚焦精密制造、綠色航空、生命科學等特色和優勢產業,著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齊備、設施齊全的園區發展體系。2023年,全鎮開工建設相關重大產業項目4個,其中新建2個、續建2個,項目總投資51億元,同比增長13.3%;2024年度計劃投資10億元,同比增長66.6%。
“今年是昆山撤縣設市35周年,也是錦溪夯基蓄勢、激發潛能的重要一年。”鎮黨委書記宋崎表示,錦溪將著力在產業提升上展現新作為,全面推進產業創新和升級,盤活現有空間和資源,優化企業服務,再造發展新優勢。
來源:引力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領紅包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