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裝修企業質量很好,服務也不錯,甚至設計出來的作品和做出來的裝修高大上,客戶也很滿意,但如果用生活來打分,越使用到后來,客戶滿意度越差,甚至最后產生怨氣。
這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源于整個裝修行業還停留在施工設計階段,還停留在材料堆砌層面,從業人員從沒想過要把材料堆砌往生活層面人性層面延展,客戶倒是懂得自己生活需要什么,卻又不能跟裝修連在一起,所以就產生了斷點,讓雙方看似都沒錯的事情變得啼笑皆非。
客廳放大電視,孩子在房間寫作業,電視一放就影響了孩子。好多年輕人不看電視了,但帶孩子的老人會看。年青人不看電視但會打游戲看手機視頻抖音啥的,也會有聲音。進自己臥室吧,當初為省事網線都沒進屋,門一關信號就很差。
小夫妻都是白領,以為回到家不用工作,所以辦公設備沒有,殊不知孩子學校經常會讓孩子打印資料,做媽媽的沒辦法就要帶著U盤到處找打印店。
早晨一家人上廁所刷牙幾乎都是同一時間的,在門外催命的問里邊人拉好了沒有的事常有。老公用廁所是掀開馬桶座圈的,老婆用廁所是蓋上馬桶坐圈的。
有的夫妻換了工作,要求有些工作必須帶回家完成,此時發現裝修時候沒為這事做過規劃,非常不方便。
周六日不用起早送孩子上學,不用趕早班車上班,想睡個懶覺,可天光一亮刺眼的陽光就射進房間,睡不踏實了。
有的小夫妻讓裝修人員做開放廚房,認為夫妻倆平時去父母家吃,或者做的都是西餐,或者只晚上做一頓,不需要廚房嚴密。
可生活里是這樣嗎。
自己小家不開火,本身就不像家,很多小夫妻感情出現變故,跟不開火有很大關系,外賣是很方便,但會給人錯覺,覺得離開老公或老婆也能很好生活。
一旦這個概念形成,就會變成洪水猛獸。
做西餐,也是有油煙的,西餐不可能都是面包蔬菜汁,也有煎牛排,也有煎雞蛋。而且一旦有小孩后需要雙方父母幫帶孩子呢,他們可是會大煮大炒的。
人是會變的,生活場景也會變化的,幾百種生活場景中,沒有一種是長久不變的。所以,裝修企業中,必須有一位生活經驗豐足的年長人主持這塊,裝修從業人員,必須學會體驗各類生活場景,學會對生活場景變化推算,必須專門列出上百套變化中的生活場景的應對方法,不然裝修出來的東西就是材料堆砌,不管質量多好都不會有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