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路 游戲準備: 地圖、路標等(也可以不必準備)。 游戲過程: 孩子扮演迷路的路人,媽媽扮演路過的人或書報亭的阿姨。 孩子禮貌地提問:“請問阿姨,XXX館在哪里?” 媽媽不明白XXX館是什么,要孩子具體描述一下。 孩子描述出該建筑物的形狀、顏色、高度、路標等。 媽媽明白了孩子的需要,為孩子指明道路。 孩子重復媽媽的話,或假裝掏出筆記下。 孩子感謝媽媽為其指引路,表達自己的謝意并禮貌告別。 游戲目的: 通過問路的游戲讓孩子清楚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學需要幫助時的禮貌用語和獲得幫助后表達謝意的用語。 感覺統合訓練 一、什么是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是感覺的輸入、加工和反應輸出的過程。運用眼睛、耳朵、皮膚等器官接受外界的感覺刺激,然后通過大腦和整個神經系統對刺激信號進行分析,最后根據分析結果對感覺刺激做出反應的過程就是感覺統合。
二、感統失調的表現
一般的孩子感統失調30%左右,特殊兒童特別是自閉癥的孩子感統失調達到90%。感統失調會讓孩子學方面出現坐不住、易分心、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抄寫閱讀跳行漏字等;性格上有的孩子表現膽小、敏感、愛哭鬧;生活上有的孩子出現容易跌倒、身體軟、力量不足、害怕各種聲響或者被碰觸,自理能力差、入睡困難以及口齒不清或者語言發育遲緩等。這些都深深的影響孩子的生活和學,家長越早引起重視,訓練效果就越好!
三、招生對象:2-12歲感統失調的孩子
四、課程特色:專業評估,找出根源問題,逐一擊破,針對性解決,分階段設置訓練課程,利用多感官訓練工具,對敏感性、遲鈍型、混合型等不同類型的前庭平衡覺失調分別進行服務訓練;通過各種感統工具和游戲設置相結合的方法,訓練孩子的觸覺、本體覺等,逐漸改善孩子感統失調的情況。
五、上課時間:周一到周五,周六或者周末,每節課50分鐘,可以提前溝通預約時間。
學能力~本體覺
記憶身體位置及動作計劃:
本體覺將肌肉等發出的信號傳到大腦、手及小腦,經統合后作出反應,而對于一些新的動作變化,要通過大腦來控制并作出反應,經由這種重復及回饋的學過程,信息會儲存在大腦,變為本體記憶,以便做出更高層次的動作及計劃。
對身體的控制能力:
本體覺良好,可以協助孩子控制身體的姿勢,讓孩子在行走坐臥時穩定自如,通過本體覺提供的信息,孩子可以協調大小肌肉,以保持姿勢的穩定與平衡。姿勢的穩定與平衡又是課堂學的前提條件、運動訓練的基本要求。
自如運用身體:良好的本體覺,能讓孩子自如的運用身體,將動作力度分為不同等級,更好的進行學、運動、書寫、勞動等。如拎一籃子菜,良好的本體覺可以讓人知道,用多大的力氣就能達到拎起來的目的,估計不足或估計過剩都是本體覺不強的表現,如穿越欄桿時無法判斷身體的彎曲度等。
影響情緒和自信心:
身體的活動大多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人只有在不考慮身體如何行動時,手腳才能靈活,心情才不會緊張,做事才會有足夠的信心。良好的本體覺,能讓孩子對自己的動作行為有信心,情緒也會變得更加穩定,更加敢于探索。 咨詢熱線:18361961770(微信同步) 15162319712 聯系人:趙老師中心地址:昆山市花橋鎮綠地大道255弄1號樓203-204室 結識新朋友 游戲準備: 玩具、小禮物等。 游戲過程: 寶寶和媽媽、爸爸都是在游樂場玩耍的小朋友,寶寶想結識新的朋友。 寶寶走到媽媽身邊,說:“你好,我想認識你做新朋友。”媽媽回應;寶寶再找爸爸做朋友。 家長和寶寶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邊唱邊拉寶寶的手完成動作表演。“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來點點頭(動作:點頭),我們都是好朋友(動作:握手)。” 結識新朋友后,寶寶和爸爸媽媽互換禮物,表達對新朋友的歡迎。 互相親吻和擁抱,表達對新朋友的喜愛。 寶寶要回家了,對新朋友說再見,并歡迎他們以后到家里來做客。 游戲目的:通過游戲和歌曲,讓孩子知道結識新朋友的方式和禮儀。
[ 此帖被啟智星特教在2023-07-17 17:00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