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觸覺發展的要點 小編將通過如下8個要點對幼兒觸覺有一個全面了解,以便更好地促進寶寶的觸覺發育。 要點1:觸覺是最重要的感覺 觸覺是人體發展最早、最基本的感覺,也是人體分布最廣、最復雜的感覺系統。觸覺是新生寶寶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透過多元的觸覺探索,有助于促進動作及認知發展。因此,良好的觸覺刺激是寶寶成長不可或缺的要素。寶寶從出生后就需要持續的觸覺刺激,通過爸爸媽媽的擁抱與撫摸,寶寶可以獲得滿足感和舒適感,產生被愛和安全的感覺。 觸覺系統首先感應到的部位就是皮膚,每個人的皮膚接受程度不一,傳遞信息的速度也不一樣,所以給予感覺刺激必須因人而異。 要點2:胎兒就已經有觸覺 觸覺是人類最早出現的感覺之一,胎兒在媽媽肚子里就已經有觸覺了。當媽媽撫摸肚子時,胎兒就可以感覺得到。一般來說,胎兒到了7周大左右時,口腔就開始對外來的觸覺刺激有所反應,并能通過皮膚感覺周圍的環境。而另一個較早成熟的系統則是控制平衡感的內耳系統,胎兒亦可通過該系統接受母體搖動所傳來的刺激。 由于早產兒出生的時間比較早,錯過了在媽媽肚子里最后發育成熟的時機,因此對外界的刺激顯得比較敏感。建議媽媽每天在固定時間給寶寶一定的肌膚刺激,以促進觸覺能力的發展。Touch Your Baby1、握住寶寶的上臂,由臂膀開始,緩緩向手腕方向輕壓觸按。2、舉起寶寶的手臂,以另一只手的拇指做旋推按摩。3、握著寶寶的小手,以掌心輕輕擦過手背。 感覺統合訓練一、什么是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是感覺的輸入、加工和反應輸出的過程。運用眼睛、耳朵、皮膚等器官接受外界的感覺刺激,然后通過大腦和整個神經系統對刺激信號進行分析,最后根據分析結果對感覺刺激做出反應的過程就是感覺統合。二、感統失調的表現一般的孩子感統失調30%左右,特殊兒童特別是自閉癥的孩子感統失調達到90%。感統失調會讓孩子學方面出現坐不住、易分心、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抄寫閱讀跳行漏字等;性格上有的孩子表現膽小、敏感、愛哭鬧;生活上有的孩子出現容易跌倒、身體軟、力量不足、害怕各種聲響或者被碰觸,自理能力差、入睡困難以及口齒不清或者語言發育遲緩等。這些都深深的影響孩子的生活和學,家長越早引起重視,訓練效果就越好!三、招生對象:2-12歲感統失調的孩子四、課程特色:專業評估,找出根源問題,逐一擊破,針對性解決,分階段設置訓練課程,利用多感官訓練工具,對敏感性、遲鈍型、混合型等不同類型的前庭平衡覺失調分別進行服務訓練;通過各種感統工具和游戲設置相結合的方法,訓練孩子的觸覺、本體覺等,逐漸改善孩子感統失調的情況。五、上課時間:周一到周五,周六或者周末,每節課50分鐘,可以提前溝通預約時間。 咨詢老師:趙老師聯系方式:18361961770
(微信同步) 15162319712
QQ
:1574573939機構地址:昆山市花橋鎮綠地大道255弄1號樓203-204室
要點5:觸覺VS本體覺 本體覺主管肌肉、肌腱、關節、韌帶、骨骼等身體組織的綜合動作,有助于統合觸覺與前庭覺的感覺訊息。寶寶會通過本體覺與觸覺的接觸,了解到手或腳伸出去后還可以收回來,進而學會控制身體四肢。良好的觸覺經驗有助于本體覺的發展,能讓寶寶日后的各項動作更加熟練。 要點6:觸覺VS前庭覺 前庭覺主管身體平衡、動作的速度感、身體的空間概念等,能感覺到頭部位置的改變及維持身體姿勢,同時也會影響眼球、頭部、四肢的運作,因此與寶寶的動作、平衡及協調等能力有關。
在爬行時,寶寶需要運用手臂和腿部肌肉的力量、頸部的支撐力,而且會通過觸覺刺激去認識周圍的環境。因此,當寶寶擁有良好的觸覺經驗之后,也有助于刺激前庭覺,增強平衡感和動作的敏捷程度。 [ 此帖被啟智星特教在2023-07-17 17:06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