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篇
通過2020年這次疫情,我突然體會到,其實人這輩子,走走停停,不生病便是福,如果運氣好點嘛,再發點小財,有個靈魂相同的伴侶,一起下班,一起去購物,然后一起回家,平平淡淡,這便是天大的福分。雖然沒能發到小財,但也因為疫情買房也算撿漏了,低于市場價30萬入手了。當然在整個交易過程中也是有驚無險,現在等著辦理貸款,7月中旬房子就可以裝修了,這里給大家的建議就是買房一定要找大中介,后面省事省時省心。
量房篇
在家刷抖音的時候,不得不佩服現在的大數據,抖音會自動推送了免費量房的平臺,就順手登記了3個平臺,第二天平臺就來電話了,安排設計公司免費上門量房,我以為一開始一個平臺就是推薦一個裝修公司,我自己在論壇上也關注了幾家,沒想到一個平臺推薦了2~3家,我到后來只知道不停地有電話聯系我量房,自己都不記得多少家了
,后來干脆就分了2次,集中安排了量房。為了避免打廣告嫌疑,后面我就用英文字母替代各家裝修公司了。
在量房現場的時候,我的需求也比較明確:風格是輕奢極簡,房子房型不是很好,斜角也特別的多,因此我非常的看重設計,除了現場溝通外,考慮到集中量房,可能會有裝修公司理解的不到位,我也特地微信以文字的方式再次發給裝修公司確認。
量房后我也向各家裝修公司要了手稿圖,可能是職業病吧,現場我也很認真的觀察各家公司在量房過程中的工作狀態。我覺得好的設計師應該注重細節,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決定一切。這里闡述排名不分先后啊,大家不要誤會前面的就一定好啊
。
BR公司的初印象:有些基礎的詢問溝通,量房速度挺快。看著首稿細節還不錯(下圖是他的手稿)
YS公司的初印象:來了二個人,量房一個,設計師一個,和他溝通比較多,據說是體量是昆山排第一,在昆山也屬于知名品牌。(附手稿圖)
SHJ公司的初印象:設計師和軟裝師都來了,溝通的也比較好,量的也很仔細。手稿非常的整潔。印象最深刻(附手稿圖)
DC公司的初印象:量房當天設計師有事沒來,來了2個量房的,量的很仔細,時間也最長,后來設計師又單獨來了一次,說是復核。(附手稿圖)
YH公司的初印象:現場和我溝通的比較多,當場也給了些建議。(附手稿圖)
CD公司的初印象:來了三個人,一個客戶經理,一個設計師,一個量房。非常的負責,溝通也很好,印象最深刻的是特地跑到隔壁單元的頂樓看別人的陽光房的搭建(附手稿圖),很抓住我的需求。
YJYB公司的初印象:來了一個人,量好房就走了,速度挺快(附手稿圖)
YP公司的初印象:量房的時候沒有太多的印象,不過看到手稿后印象還是挺深刻的
(附手稿圖) LG公司的初印象:約的11點量房,結果11:47告訴要我要晚到,我等到12:20,然后對他一個人把所有需求講了一遍。印象也非常深刻
HS公司的初印象:沒量房開始就溝通的特別多,當天量房的時候從成本預算聊得比較多,但是后來一直不愿意提供我手稿,比較堅持自己的理念。所以也是一個唯一沒有給我手稿的裝修公司?赡芄居幸幎,不強求,那后面也就不考慮了。
手稿圖我也不太看的懂,各位版主你們覺得哪個公司的手稿圖最好,歡迎給我留言哈。
這里也吐槽下昆山論壇,新人只能發9張圖,而且退出后又得刪除代碼,重新上圖,太多的BUG了。圖片大小只能500K,太多的局限性,希望好好改進下。
[ 此帖被慶幸自由在2020-05-18 20:18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