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3歲多了還不會雙腳離地蹦高?”
“鄰居家的小寶玩滑梯好麻利,我的寶寶卻不敢爬高高!”
“幼兒園的體能訓練,我家寶寶竟然是零分,愁死人”
敢打賭,一定有寶媽遇到過類似的情景,看到自己的寶寶落后于同齡人,心里是十萬個為什么?
寶寶也不笨啊,會唱兒歌,會背古詩,還能拼接積木,為什么單單是體能方面不及格呢?
遇到這些情況,很可能是你家寶寶的感統失調。
最新研究調查,中國一二線城市孩子感統失調率達到80%,其中30%為重度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的原因有兩種,分先天性和后天性。
先天性原因:
1)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調;
2)早產或剖腹產,造成寶寶壓迫感不足;
3)孕期不恰當的吃藥或打針。
后天性環境及人為原因:
1)過早使用學步車,使寶寶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
2)家長過分溺愛過度包辦,對寶寶右腦感官刺激不足;
3)孩子過度使用電子設備,妨礙孩子感覺統合正常發展;
4)原生家庭不和睦,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感統失調對人的影響深遠,如果在嬰幼兒時期沒有打好基礎,長大后很難糾正過來。
一般來講,0~3歲是感覺統合的形成期,3~6歲是感統訓練的黃金時期。
如果你家寶寶正處于感統形成期,那家長們要行動起來了,在家給孩子提前做好預防訓練:
1~2歲的寶寶:
1)嘗試讓寶寶翻越障礙物,鍛煉肢體動作;
2)玩吹泡泡的游戲,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觀察力、追逐能力;
3)協助寶寶練習下蹲撿東西(繪本或玩具),學習聽指示做動作。
2~3歲的寶寶:
1)練習“投球”動作,鍛煉娃的手眼協調、學習觀察和探索目標的能力;
2)陪娃養成好習慣,增強寶寶的自理能力;
3)設定簡單的情景游戲(躲雨或開汽車等),讓娃做出相應的動作或活動,來鍛煉TA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雖然感統失調不是疾病,但預防感統失調是我們必須要做的!
昆山市璦特生兒童特教中心長期招收:
1.自閉癥、孤獨癥(有刻板行為,對周邊事務沒有反應)
2.語言發育遲緩(兩三歲以上還沒有或少有語言能力)
3.輕度智障(無法理解常規的信息)
4.輕度腦癱(四肢僵硬,不能完成精細化動作)
5.感統失調(平衡感差,本體沒有正常力量)
6.注意力差(亂跑動,不能專注學習及生活)
7.社交障礙(不愿融入集體,懼怕與陌生同伴交流)
年齡:2-13歲
上課時間段:周一至周六 8:30—18:00
微信/手機號:15371455662(朱老師)
微信/手機號:15306268207(王老師)
昆山校區:昆山柏陽街22號(朝陽大潤發對面)
千燈校區:千燈鎮人和路257-259(千燈優家寶貝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