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們曾與大家分享過孩子社會性訓練的訓練方向與內容,而在日常生活中帶孩子進行社會性訓練時,為了保證訓練效果,有一些事項大家一定要注意。
對于孩子的干預訓練或是教學,第一步都是要找準康復目標,為孩子制訂個別化的康復計劃。而孩子的社會性訓練也是如此。所以家長們想要在生活中帶孩子進行社會性訓練,那么在訓練之前,就需要對孩子進行詳盡的評估和測量(社會性發展評估),以確定孩子當下的能力發展階段。
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孩子的情況制定相應的短期、中期及長期康復計劃。并且在康復計劃實施時,還需要大家與孩子的康復老師以及校園老師相互配合,共同對孩子進行干預與教導,從而保證良好的訓練、教學效果。
當孩子經過半年或9個月的訓練、學習后,需要再次對孩子進行詳盡的評估和測量,在了解孩子當下能力情況的同時,檢驗訓練、教學效果,為孩子下一階段康復計劃的制訂進行相應的調整與設置合理的目標。
注:社會性康復的四大能力(自我意識、社會認知、社交溝通及人際交往)同樣重要,所以在五個階段的社會性訓練中,要四大能力共同提高。
其次,在帶孩子進行社會性訓練之前,大家還要了解孩子在五個階段中每一階段的發展重點和發展任務,這樣才能做到把握正確的方向。并且需要學習關于社會性訓練的要點和各項能力的框架部分,這些內容可以為孩子后續的訓練提供指導方向,幫助大家選擇合適的訓練方法。
當大家對以上內容均有所了解后,就需要根據這些“理論指導”,結合孩子在實際訓練中的特點進行適當的調整。簡單來說就是根據理論指導,在實踐中尋找更適合孩子的訓練方法。
最后則是關于孩子康復干預的模式,孩子的康復干預需要專業知識與專業技巧,同時也需要家庭的支持與全家統一的態度。所以對于孩子的康復干預,建議大家以機構+家庭的模式(如果孩子已進入校園則是機構+家庭+校園的模式)進行,從而使孩子能夠受到高密度的專業干預,保證康復效果。
昆山市璦特生兒童特教中心長期招收:
1.自閉癥、孤獨癥(有刻板行為,對周邊事務沒有反應)
2.語言發育遲緩(兩三歲以上還沒有或少有語言能力)
3.輕度智障(無法理解常規的信息)
4.輕度腦癱(四肢僵硬,不能完成精細化動作)
5.感統失調(平衡感差,本體沒有正常力量)
6.注意力差(亂跑動,不能專注學習及生活)
7.社交障礙(不愿融入集體,懼怕與陌生同伴交流)
年齡:2-13歲
上課時間段:周一至周六 8:30—18:00
微信/手機號:15371455662(朱老師)
微信/手機號:15306268207(王老師)
昆山校區:昆山柏陽街22號(朝陽大潤發對面)
千燈校區:千燈鎮人和路257-259(千燈優家寶貝三樓)[ 此帖被璦特生特教在2023-02-16 09:04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