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對于一個普通孩子來說,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然而,對于自閉癥孩子來說,要想能夠順利入學,并能適應學校的學習與生活,卻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 自閉癥孩子存在的最核心問題是社會交往障礙,導致孩子在社會適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如下課時,沒有主動意識利用課間10分鐘,去喝水、小便,也不會主動做好下節課的準備工作(下節課要用到的書籍和文具)。上課不能遵守課堂常規,例如:其他同學都在椅子上安靜的聽課,自閉癥孩子有可能因不理解常規要求,發出尖叫聲或隨便離開坐位。因自閉癥孩子環節轉換存在困難,可能會因課程的安排或臨時發生變化導致情緒問題的爆發;在學習習慣方面會因注意力容易分散跟不上老師上課的節奏,不明白老師提的問題,不會回答問題,不能跟隨老師的思路走,不會寫老師當時布置的課上作業等等。 對于ASD兒童來說,從學前康復階段跨入小學學習階段(幼-小階段)是一個巨大的跨躍,不僅檢驗前期的康復教育效果,更是融合教育的至關重要起點,所以幼小銜接是一個策略,也是ASD學生的必經階段。
一、為啥要幼小銜接?鞏固康復效果,泛化教育行為,建立規范的學習行為。康復階段與學習階段有很大的不同,從內容到形式,從環境到要求等,都很大的不同。如果沒有支持,很多家長會感覺,訓練好好的,各項評估指標都不錯,但一進入校園,似乎一切都回到解放前。因此,要幫助即將進入小學的ASD兒童適應學習行為和新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了解教室基本規則及團體規范,并能適應學校的作息時間及教室環境,則需要幼小銜接。二、銜接的內容哪些?有人說,康復的終點就是教育的起點,ASD兒童的基本特質之一是不喜歡變化,對新環境難以適應,泛化能力弱,對其要求過多、過嚴、過高均容易產生情緒和行為問題。關于幼小銜接的內容,一句話來說,就是幫助ASD兒童從康復模式轉化到教育模式。包括,環境、人際、學習、生活和自我管理等主要因素的銜接。針對學校(班級)環境中對學習者的基本要求,使ASD兒童在環境轉換前得到針對性訓練,入學后面臨新的困難時有針對性支持。此外,不能忽視人的因素銜接,即學校老師與家長、學校老師與康復機構專業人員,學生之間、家長之間等,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是特教助理(影子老師)與相關各方的銜接。一個結構化物理環境,以及包容、接納的軟環境,是ASD兒童幼小銜接的關鍵。三、入小學的先備技能幼小銜接訓練,一般讓孩子在學校教室情境中,即實際學習環境中預先模擬學習過程和情境,了解孩子優勢與不足,準備好進入小學學習需要的技能(先備技能)和入學后可能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案。幼小銜接的課程則以此為設定,目的在于提升孤獨癥者入學前后的適應問題和轉換問題,主要的先備技能包括:自理能力、認知學習、團體適應、交流溝通和運動協調能力,這些能力的提升,會增強ASD兒童的自我管理能力。昆山市璦特生兒童特教中心長期招收:
1.自閉癥、孤獨癥(有刻板行為,對周邊事務沒有反應)
2.語言發育遲緩(兩三歲以上還沒有或少有語言能力)
3.輕度智障(無法理解常規的信息)
4.輕度腦癱(四肢僵硬,不能完成精細化動作)
5.感統失調(平衡感差,本體沒有正常力量)
6.注意力差(亂跑動,不能專注學習及生活)
7.社交障礙(不愿融入集體,懼怕與陌生同伴交流)
年齡:2-13歲
上課時間段:周一至周六 8:30—18:00
微信/手機號:15371455662(朱老師)
微信/手機號:15306268207(王老師)
昆山校區:昆山柏陽街22號(朝陽大潤發對面)
千燈校區:千燈鎮人和路257-259(千燈優家寶貝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