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簡單幾點〉 1、前庭平衡覺失調:表現為愛轉圈而不暈,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手眼不協調,語言發展遲緩。 2、觸覺失調:表現為害怕陌生環境,愛吃手,愛咬指甲,愛哭,過分依賴父母,容易生產焦慮,過分緊張等。 3、本體感失調:表現為過分保護自己,缺乏自信,消極退縮,手腳苯拙等。 4、視覺感不良:表現為手眼協調能力差,閱讀,書寫能力差,會跳讀或漏寫。 5、聽覺感不良:表現為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見,過分安靜或無故尖叫,表情冷漠。
本體感覺功能訓練 本體感覺系統感知自身軀體各部分所處的位置,肢體的運動方式、方向、幅度、速度等靜態或動態的軀體動作要素。本體感覺訓練對兒童的運動企劃、提高動作的精細程度及不同肢體動作間的協調性有直接作用,它與前庭覺、視覺等感覺系統共同調控軀體平衡,并對兒童腦功能的發育、日常活動、學習活動以及成年后工作產生廣泛影響。由于本體感覺的感受器分布于肌肉、肌腱及關節周圍,所以本體感覺能力的訓練均需通過各種運動活動來實現。一、訓練內容:本體感覺訓練內容設計立足于本體感覺系統的生理特點,分兩個維度:位置覺訓練和動覺訓練、意識性本體感覺訓練和非意識性本體感覺訓練。1. 位置覺訓練與動覺訓練本體感覺系統既可感受動作表達過程,也可感受動作表達的結果。前者為動覺,反應動作屬性的形成過程,相應的訓練稱為動覺訓練;后者為位置覺,反應肢體間的相互空間位置關系,相應的訓練即為位置覺訓練。(1)位置覺及其訓練 位置覺是指個體覺知身體各部分所處的空間位置及其相互關系,可謂靜態的本體感覺。(2)動覺及其訓練動覺是個體對動作屬性表達過程的感受和覺知,即動態本體感覺。動作屬性表現為動作要素及其具體屬性。動作是由三個要素構成:動作部位(具體運動器官)、動作方式和動力。它們是動作形成不可缺少的因素。每一要素又表現為多種具體的屬性 招生對象:2-12歲感統失調的孩子 課程特色:專業評估,找出根源問題,逐一擊破,針對性解決,分階段設置訓練課程,利用多感官訓練工具,對敏感性、遲鈍型、混合型等不同類型的前庭平衡覺失調分別進行服務訓練;通過各種感統工具和游戲設置相結合的方法,訓練孩子的觸覺、本體覺等,逐漸改善孩子感統失調的情況。 上課時間:周一到周五,周六或者周末,每節課50分鐘,可以提前溝通預約時間。聯系人:趙老師聯系方式:18361961770(微信同步) 15162319712地址:昆山市花橋鎮綠地大道255弄1號樓203-204室

[ 此帖被啟智星特教在2023-07-24 14:12重新編輯 ]